1933年7月,苏区中央局专门召见了陈寿昌、徐彦刚等人,向他们介绍了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形势,并告诉他们,地处中央苏区左翼的湘鄂赣苏区省委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犯了严重错误,在肃反中搞了扩大化。为了适应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形势,纠正湘鄂赣省委的错误领导,捍卫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配合中央苏区的斗争,苏区中央局决定派他们率领一批年轻精干的干部组成工作团前往湘鄂赣苏区,去加强湘鄂赣苏区的领导。1933年10月,临危受命的陈寿昌、徐彦刚带领四十六人组成的工作团从红都瑞金出发,奔赴湘鄂赣。由于途经敌占区的多条封锁线,这支小部队辗转两个多月,才于1934年1月上旬到达湘鄂赣省委所在地小源。
苏区中央局决定由陈寿昌、徐彦刚率领这个工作团赶赴湘鄂赣,显然是作过慎重考虑的,陈徐二人都是年轻、资深的优秀干部,在苏区有着较高的威望,足以担当此行的重任。
陈寿昌,浙江镇海人,又名陈希堪,1924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才17岁。大革命失败后,先后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中央特科交通科长。
1931年春开始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中央特科情报保卫工作。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和磨砺,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斗争经验。之后,进入中央苏区,参与了苏区中央局工会领导工作,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局执行主任、党团书记。1933年3月起调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徐彦刚,四川开江人,黄埔军校毕业生。也是大革命期间入的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参与改造了袁文才、王佐部队。1928年初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二团参谋长,5月任红四军三十二团参谋长。1930年初任红六军第三纵队司令员,10月任红三军第九师师长。1932年任红三军军长,该年年底任红一军团参谋长。
到了湘鄂赣省委以后,陈寿昌、徐彦刚等率领工作团的同志和原省委同志一道,迅速开展了工作。1月14日,陈寿昌、徐彦刚在小源主持召开了湘鄂赣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苏区中央局对湘鄂赣省工作的指示,撤销了林瑞笙的省委书记职务,改组了湘鄂赣省委,成立了湘鄂赣第三届省委,陈寿昌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徐彦刚任军区司令员,刘玉堂任少共省委书记,严图阁任军区参谋长。同时,会议对当前苏区的各项工作也作了简要的部署和安排。
新、旧省委刚刚接交完毕,国民党刘膺古部组成五个支队向小源发起了总攻,湘鄂赣苏区形势日渐恶化,危机四伏,险象环生:1月下旬,湘鄂赣首脑机关被迫分批撤离小源,向湘赣边区的幽居、祖庄一带转移;1月28日,湘鄂赣省首府小源被敌占领;3月,湘鄂赣省级机关搬至幽居、祖庄一带,不久又被敌人包围,只得经湘鄂边,再折向东南,向修铜宜奉边转移;5月,湘鄂赣省级机关转移到修水画坪,与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率领的四十六团和四十八团会合。然而,不到一旬,即被国民党军队几个师的重兵包围。红十六师为掩护首脑机关向鄂东南转移,在作战中遭受严重损失;6、7月间,湘鄂赣首脑机关和红十六师余部相继到达鄂东南,并在此与敌周旋。6月14日,在修铜边境的黄龙山突围战斗中,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牺牲,红十六师再遭重创。6月下旬,省级机关和部队向东南转至龙门山百丈、西塔一带,随即即被尾随而来的国民党军十八师、五十师、六十二师、七十七师等部包围。省委被迫分三路向平江黄金洞方向转移。在转移中,屡遭截击,损失惨重,省委机关和红十六师指战员一千多人,仅剩一营人,唯一的一部电台也被打坏,从此同党中央中断了联系。7月间,湘鄂赣余部由陈寿昌、徐彦刚带领辗转来到了平江黄金洞。
自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