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盛夏的一天,正在宁都接受“劳动改造”的邓小平突然得到通知,要他返回瑞金红军总政治部报到,担任总政治部秘书长。
“又可以工作啦!”满心欢喜的邓小平一扫受压抑打击的不快,兴冲冲地来到白屋子——红军总政治部,向中革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报到。
“王主任,您好!”邓小平迎上前去,与正在卧床养病的王稼祥紧紧握手。
见到这个充满活力、目光炯炯的年轻人,王稼祥特别高兴。
邓小平到红军总政治部任职,是王稼祥亲自点的将。
王稼祥,安徽泾县人。青年时参加学生运动,1925年10月先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央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1931年他与顾作霖、任弼时一起,以中共中央代表团成员身份进入中央苏区。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后曾追随过王明“左”倾路线,对毛泽东说三道四。但到中央苏区后,通过与毛泽东交往,加深了对毛泽东的理解,转而支持毛泽东的工作。1932年在宁都会议上,他不顾多数人的意见,反对剥夺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正因为如此,便开始受到博古等人排挤。
1933年3月,他在第四次反“围剿”前线负重伤,被送到瑞金养伤。王稼祥对博古等人各种排除异己,变着法整毛泽东的做法十分不满,对很有才干又遭不公的邓小平等人的遭遇十分同情。他亲自打电话给博古,要求将邓小平调到红军总政治部任代理秘书长,兼《红星报》主编。邓小平就这样来到了红军总政治部。
听说自己来红军总政治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办《红星报》,邓小平十分高兴。他办报可以说是行家里手。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他就因为办小报出色被周恩来、李富春等封为“油印博士”。在瑞金任县委书记时,又领导创办过《瑞金红旗》报。长期的党务工作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实践,炼就了他敏锐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生动、朴实的文字风格。
《红星报》是红军总政治部的机关报。它是1931年12月11日由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创办的。创刊之初,定为五日刊,但实际上是不定期,一般是四开四版,有时两版、六版或八版。邓小平接手《红星报》时已改为三十二开油印期刊。
白屋子一间十多平米的房间成了《红星报》编辑室及邓小平的卧室。
上任第二天,邓小平便同他手下三名办报人员分头深入红军指战员中,搜集对《红星报》的反映,听取他们办报的建议。经过反复调查研究,他对如何办好《红星报》心里有了底。
根据调查所得来的对《红星报》的反映及当时的形势,邓小平对创办《红星报》有了改革思路。
首先,就是将《红星报》恢复成原来的四开铅印报纸形式。原来的油印期刊式报纸虽便于携带保存,适应部队频繁的战斗生活,但出版周期长,不能及时有效地报道、反映部队生活。恢复四开铅印五日刊,加强了《红星报》的时效性。其次是建立通讯员队伍。邓小平认为,通讯员是报纸的主力军,所以他把目光盯在了广大指战员身上,注意充分发挥广大红军指战员的积极性。他亲自起草了一则《优待投稿同志》的启事,经王稼祥同意后发出,产生了热烈反响,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指战员纷纷加入到通讯员队伍中来。邓小平还协助一些军团配备了战地记者和通讯员。在邓小平的努力下,《红星报》通讯员队伍最多时达五百多人。
邓小平还发现,以前出版的《红星报》内容比较单一,形式较呆板,一些长而空的文章既占了版面又没有针对性。针对这种情况,他先后办了“最后通讯”、“捷报”、“前线通讯”、“革命战争”等二十多个栏目。邓小平办报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文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