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会议,“闽变”的头一天,决策层还在进行要不要“举事”的争论,而且十分激烈尖锐。
李济深、陈铭枢等十九路军的老前辈,与蒋介石积怨甚深,迫不及待地要尽快举起反蒋的旗帜;十九路军实权在握的蔡廷锴,则以为时机尚不成熟,草草行事,恐难成功,主张推迟举事。
蔡廷锴的意图,被李、陈误解,以为他想打退堂鼓。因为蔡从上海调福建,委员长“十分器重”他。
造成十九路军内部矛盾与隔阂,当然有历史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抬举”蔡廷锴,排挤打击陈铭枢、蒋光鼐。
十九路军的旗号,是在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时树起的。它的根底是广东国民政府时期的粤军第一师。后来,第一师扩编为第四军,李济深为军长。
下辖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副师长蒋光鼐,第二十八团团长蔡廷锴,第二十九团团长范汉杰,第三十团团长戴戟)和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
北伐战争中,第四军战功卓著,把吴佩孚打得连连败退,受到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的多次嘉奖。
1930年中原大战,蒋光鼐,蔡廷锴第一次打出十九路军旗号,为蒋介石力挫阎、冯于山东、天津战场,立下汗马功劳。
在十九路军,若论资排辈,当依次为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1920年陈铭枢在粤军当营长时,蔡是其部下一个排长。十多年的战争风云,其三人在十九路军中形成一种格局:陈铭枢主政治,蒋光鼐主运筹,蔡廷锴主督战。
陈铭枢倚老卖老,与蔡廷锴产生了矛盾。
蔡廷锴在回忆他与陈铭枢的关系时说:陈长期以家长自居,把军队看做私人资本,领袖欲强,野心勃勃,不体念官兵牺牲奋斗的艰难,多疑善变,遇事投机,总想侥幸地孤注一掷。这些是非、成败、利害上我和他有重重矛盾,在私情上也彼此有隔阂,不如我和蒋光鼐做到鱼水相依,同甘共苦。在闽变过程中,如不是蒋光鼐从中调解就搞不起来。
福建事变,陈铭枢是首领。他之所以急于举事,是因为陈蒋矛盾太深。
陈铭枢开始是拥蒋的,并积极参与替蒋介石打内战,树立与巩固蒋介石的统治地位,但后来却成了反蒋的急先锋。
从1927年宁汉分裂,到1932年宁汉由分裂到合作,陈铭枢是拥护蒋介石的。如果说,一二八抗日是十九路军队拥蒋到反蒋的分水岭的话,那么陈铭枢的分水岭也如此。
一二八抗战前后,陈铭枢曾一度代理行政院长,孙科组阁时,又任副院长兼交通部长。他利用十九路军及结交一些进步文人为政治资本,提出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意见,多少有和蒋介石、汪精卫等争夺权力的野心。因此,不容于蒋、汪政权,被迫愤而出走。
出国后,陈受到苏联政府礼待,研究了苏联政治制度,懂得了一些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道理,同时受欧洲当时反法西斯人民阵线运动启发,1933年6、7月间回到香港,就想联合第三党、国民党内反蒋派系的民主人士和神州国光社一批知识分子,组织反对独裁的人民阵线,企图推翻蒋介石的统治。
陈铭枢出国前,原想推选宋庆龄出来领导这一运动,宋不同意;回国后,又想推胡汉民出来在广州组织独立政府,但由于陈济棠以保持广东半独立为满足,胡不愿出来。于是,乃联络李济深,想通过李济深拉李宗仁、白崇禧和福建一道反蒋。
7月间,李济深派亲信幕僚尹时中为代表,携带政治纲要到南宁进行联系。李、白鉴于陈铭枢的作法过分,就以广东不愿合作,没有后方为词,不愿参加。
李济深和陈铭枢取得一致意见后,在香港利用西南政务委员会,联络西南各省实力派——湖南何键、贵州王家烈、云南龙云、四川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