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德在《中国纪事》一书中这样写道:“第五次反‘围剿’中,肖劲光不战而弃,带领他的独立部队仓皇撤退,而让地方部队听任命运的摆布。”

    当时《红色中华》更是作了耸人听闻的报道,说:“肖劲光把赤色的黎川城,以及红军用血肉换来的一部分军用品送给敌人,做了敌人的内应。”

    1934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总书记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正是根据这条“罪状”,对红七军团政委肖劲光,在瑞金最高临时军事裁判法庭实行了公审、判刑。这就是轰动一时的“黎川事件”。

    “大决战”伊始,蒋介石和博古都看中了黎川。黎川位于瑞金的东北部,与福建毗邻,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它既是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的结合部,也是蒋介石包围中央苏区东线与西线的汇合部。

    闽赣省委和省军区司令部设在黎川,省委书记是顾作霖,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是邵式平,省军区司令员是肖劲光。

    大敌当前,要不要黎川城,中共内部发生了分歧。博古和李德不顾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坚持“御敌于国门之外”,要求死守黎川。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的毛泽东,则主张放弃黎川,诱敌到福建建宁、泰宁一带,集中红军主力,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黎川前线军事负责人肖劲光,赞同毛泽东的看法。他给前总发电,建议让出空城,从侧面打击敌人。

    然而,毛泽东和肖劲光的意见,丝毫未被考虑,肖劲光接到的命令是“死守黎川”。

    1933年9月中旬,敌周浑元三个师乓临黎川城下。

    就在黎川告急的前一个星期,肖劲光的主力部队全被博古调走,第十九师往福建,另一个独立师参加硝石战役,黎川只剩下一支七十人的教导队和一些地方游击队。

    不日,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率机关撤出黎川城。

    周浑无三个师,开始还是小心翼翼,但后来发现“空城”的秘密,于是大胆进攻。

    肖劲光无法“死守”,率教导队撤出黎川,退到六十里以外的溪口。

    9月28日,黎川失陷。

    失守黎川,肖劲光一时还未被“问罪”,因为理由不充分。七十人抵挡三个师,怎么也说不过去。

    肖劲光被召到瑞金接受任务。根据中革军委关于把小团小师整编成大团大师正规部队的决定,肖劲光奉命以原赣东北红十军、闽北独立师和他所领导的闽赣军区为基础,组建红七军团。1933年10月28日,红七军团正式成立,寻淮洲任军团长,肖劲光任政委,下辖第十九、二十、三十四三个师和红十军南下独立团。

    1933年11月10日,红一方面军“前总”发出“收复赤色黎川”的命令,要求肖劲光率红七军团,配合彭德怀红三军团攻打黎川之外围据点浒湾。然而,浒湾一战,肖劲光非但没有“将功补过”,相反又吃了一个败仗。

    浒湾失利后,肖劲光被召到“前总”所在地福建建宁。

    一位“前总”负责人在谈话之前递给肖劲光一本《铁拳》刊物,这是“前总”的前线刊物。接过《铁拳》,肖劲光大吃一惊,刊物的总标题是《反肖劲光机会主义》专号,并载有闽赣省委书记顾作霖等三人的文章。

    其实,批肖劲光的“机会主义”斗争已经开始,他还蒙在鼓里。

    一个星期前,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就召开了党员干部会议,进行反对以肖劲光为代表的“机会主义”的斗争。红军总部负责人亲自参加并主持会议。

    会上,“揭发了肖劲光机会主义动摇的性质”和“这一机会主义路线所造成的罪恶”,“会场充满了斗争精神”,强调要把“反肖劲光机会主义”的斗争深入到每个支部每个党团员以至每个红军战士中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