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中央苏区平静了半年之后,终于在这块5万平方公里的赤色疆域上,爆发了一场恢宏壮阔、惨烈空前的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战争。
是年夏天,蒋介石坐镇江西省会南昌,亲任“剿匪”军总司令,调集了六十六个师二十八个独立旅共三百二十个团,计六十万兵力,苦心筹划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
蒋介石痛心于以往屡次惨败的教训,一改过去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略战术,而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所谓“以守为攻,乘机进剿,主用合围之法,兼采机动之师,远探密垒,薄守厚援,层层巩固,节节进逼,对峙则守,得隙则攻”等原则。他还聘请了数十名德、意军事教官,以德国元帅冯。赛克特为首席顾问。
蒋介石在庐山称,这次与中共决战,“三分军事,七分政治,须成功成仁。”倘“大家再不能振发革命精神,再不能立定决心,鼓起勇气,来消灭当前这个最大的敌人——强悍的土匪,那么国家立即就要灭亡了!我们也就不仅是生无立足之地,而且要死无葬身之地”!
经过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之后,毛泽东路线在中央苏区和红军中已被彻底摒弃。临时中央路线得以在苏区和红军中畅通无阻,贯彻执行。面对蒋介石穷凶极恶的第五次“围剿”,博古为首的中央于1933年7月24日,发布了《关于帝国主义国民党第五次“围剿”与我们党的任务的决议》,认为,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将是一场更加剧烈与残酷的阶级大决战,是关系苏维埃道路与殖民地道路之间谁胜谁负的大决战,是国家对国家,大军对大军的决战,是两个政权的大决战。苏区党必须粉碎敌人的新“围剿”,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
10月18日,中央政府发布了《为粉碎第五次“围剿”紧急动员令》,号召全苏区人民,集中一切力量,准备一切牺牲,为粉碎第五次“围剿”的全部胜利而战,为苏维埃共和国而战。
博古这回完全抛弃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而实行了一整套全新的战略战术原则:
——“御敌于国门之外”
——“不让敌人蹂躏苏区一寸土地”
——“扩大并保卫苏区”
——“开展民族革命战争,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
——“两个拳头打人”
——“全线出击”
——“以堡垒对堡垒”
9月26日,蒋介石亲赴赣南前线督师。28日凌晨,蒋军嫡系陈诚部第八纵队三个师攻击苏区黎川城。大决战序幕一拉开,蒋介石试图“旗开得胜”,占领中央苏区的北大门。
这时,彭德怀的东方军还远在福建将乐、顺昌围城攻打闽系军阀刘和鼎部。
彭德怀围城已多日,敌第五十六师师长刘和鼎几乎弹尽粮绝,频频向上司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求援,并打算弃城突围。
刘和鼎是红军的老冤家。第二次“围剿”时,毛泽东指挥红军横扫七百里,从江西一直打到福建建宁,令其丧魂落魄。后来,刘与红军交手,都是连战皆败。蒋介石得悉彭德怀东方军围攻将乐,遂急电刘和鼎,令其死守,同时又调五个师精兵驰援。
就在此时,中央苏区北大门告急。为“御敌于国门之外”,博古电令彭德怀速回援赣,“消灭逼近黎川之敌,进而会合抚河以西力量,全力与敌在抚河会战。”
9月28日,东方军开始北移。彭德怀、滕代远率东方军右纵队(辖红三军团第四、第五师和红七军团第十九师),取道大干、桥头、泽坊,于10月3、4两日,集中于泰宁县新桥地区。红五军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朱瑞率东方军左纵队(辖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和红三军团第六师),经将乐县的高滩、积善,亦于10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