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质询会相当严肃,在整个会议进程中,贺子胜大气不敢出。

    蒋云年纪很轻,不过32岁,已经担任副团职副支队长。他长着一张国字脸,不苟言笑,特像电视连续剧里的包公,“余满江,请你就今天处置枫桥大厦建筑工地坍塌事故的过程,向调查组说明情况。”

    余满江说:“今天上午8时35分,我中队接江南区政府调度,由我带队,出1台消防车、8名战士,处置坍塌事故;约8时42分到达事故现场。现场十分混乱,该建物主体设计十三层,南北两侧裙楼各设计四层,钢混结构,主体已建筑到第八层,突然发生坍塌。南面裙楼已坍塌为废墟,北面的垮塌正在继续,有10余名现场施工人员被困在北面裙楼。我带领6名战士进入北面建筑物中,在全面坍塌前共救出6人。”

    蒋云冷冷地说:“听你的情况说明,还以为你是英雄。不过,我想你也知道,北楼坍塌现场已经清理出来,其中有一位名叫金树的工程师,他的遗体伏身倒卧的位置距离安全地带仅一步之遥!你是最后一名离开垮塌现场的救援人员,虽然你当时身上还背负着一位建筑工人,但你应当有能力救助金树,为什么没有施救?他离安全地带最近,最容易施救!而且,你背出的那名工人的颅脑已被严重砸伤,送到医院后没能抢救过来!余满江,我不得不问,你的施救理念是什么?你有没有头脑?为什么要舍弃最有生存希望的金树不救?”

    余满江面无表情,他始终认真倾听蒋云的质询,偶尔点头,有时自我摇头,在蒋云等待良久后,起立,敬礼,“蒋副支队长,这次处置行动,我有失误,我愿意承担责任。只要不让我脱下这身警服,我愿意接受支队的一切处罚!”

    在场官兵被这话吓了一跳。贺子胜满怀疑惑:余满江从来不是这种人!

    蒋云对这个答案显然不满意,“有失误?你承认有失误就行?失误究竟在哪里?余满江,我一向认为你各方面素质过硬,支队这次提拔营职领导干部,你是首一大队大队长的候选对象。但是,对于这次事故处理的情况,你如果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也就不要怪金梅同志有想法,认为你公报私仇,也不要怪群众对消防部队的救援有想法,认为消防员在救灾解困时可以凭个人喜好选择救与不救,或者先救哪一个、后救哪一个。我告诉你,这个问题大了!已经不是你脱不脱警服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消防部队的形象问题,工作理念问题!支队将做出严肃认真的处理!”

    余满江坐下,深深吸一气,然后说:“给根烟。”

    蒋云扔给他一支哈德门,余满江边咳嗽边抽,抽到烟蒂处,按熄,站起来说:“我没话可说。”

    蒋云倒沉得住气,说:“你不说,这是自我放弃,调查组会做出结论的。”

    按照调查组的指示,紧急召回正在探亲的王伟主持中队工作,余满江则被勒令暂时停职反省。调查组也没闲着,挨个找当日出警的战士谈话,并到现场调查走访。

    日子一天天过去,根据贺子胜的观察,调查没有多大进展,蒋云每次在中队食堂进餐时,都摆出一副任重道远的沉思模样。余满江明显黑瘦了,形象开始朝余立飒靠近,但精神尚佳,看不出有思想包袱。

    到第七天,贺子胜急得要命——调查组大概要打道回府下结论!得出这个判断,是因为当天清晨蒋云走进食堂的第一句话是:“今天伙食开丰盛一点,咱们调查组最后一天待在你们中队,得有欢送的氛围。”边说,边有意识地瞥向在餐厅一角埋头喝稀饭的余满江。

    余满江犹若未闻,抓起一个白面馒头大口大口往嘴里填。

    吃完早餐开展业务训练,贺子胜边扛器材边叹气,方平靠近他说:“皇帝不急太监急,看你这几天愁的。”

    贺子胜说:“中队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