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成败,很多时候是由细节决定的。所以,在战斗中,除了结阵作战以外,军队的行军、扎营、谍报,这些战术上的细节,往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抓住敌人在这些细节上犯下的错误,甚至设计诱使敌人在这些细节上犯错是打开胜利之门的一把钥匙。
在《攻战志》的最后一节中,我们要介绍的,便是宋军在这些细节方面的一些战术规定。因为篇幅所限,我们的重点将放在“行军”这一部分上。
在战斗中,行军是一门大学问。如果是由不懂用兵的人来带兵,其实根本不需要等到两军交锋,军队一旦出兵,灾难就已经开始。而且,他们统率的兵力越多,灾难就越彻底。将一支军队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敌境内或者战场附近就不用说了,即使是在己方境内行军,也会迷路、掉队、混乱、疲惫、速度缓慢……在军队接近敌人时,因为行军导致的编制混乱,队伍脱节,将士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最后无法形成战斗力,被敌人一击即渍,在战争史上是很常见的事情。
所以,行军有度,素来为中外用兵家所重视。
而在实际战斗中,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对行军也有不同的要求。有时候,行军主要侧重于要求军队能够编制完整、舒适地到达目的地集结,尽量不要在行军过程中损失本来可以使用的力量;而另一些时候,行军最重要的就是要求部队能够按时达到某一地点集结。侧重点不同,对行军的具体要求当然也会有所区别,不可生搬硬套。
但不论是哪一种行军,有些东西却是共通的。
1、分割部队
军队人数越少,越方便行军。
假设你统率的是十万人的大军,那么我们首先可以确信一点,你不可能要求这支十万大军在同一天到达你的目的地。然后我们会发现,如果你不分割你的部队,而让他们排成纵队行军,那么这支十万人的大军很快将会令你抓狂,它的行军速度将异常缓慢,而且无论你平时怎么样训练有素,无论怎么样精锐,它都很快会被疲劳和混乱包围。
所以,大宋枢密院的笫一个要求是很明确的。
在行军时,先切割你的部队。
宋军在行军时,在原则上被要求分成以下的部分,依次序行进:
首先出动的,是先锋将的部队;接下来是策先锋将的部队,左助将统领的前军部队,中军,右助将统领的后军部队,策殿后将的部队;最后是殿后将的部队。
整支军队,将被分成七部分,每部分都是以马军在前,步军在后的队列行进。
当然,这种分割方法只是一个指导原则。因为首先必须确保分割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独立形成有效战斗力,而这又必须根据敌我兵力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所以无法做出生硬的规定。唐代名将李靖主张,大将出征,以两万人为基本战略单位(其中一万四千人为作战部队,六千人为守卫辎重部队),行军时少则一千八百五十人,即可以构成一个独立作战单位。
但在宋代,这个情况更加复杂。
宋军编制由“厢=10军=50指挥=250都”组成。最小的战术单位是“指挥”。一般来说,一个步军指挥大约是500人。在理论上,“厢”有二万五千兵力,可以构成基本战略单位。但在实际上,到《新宋》所描写的时代以前,也就是英宗在位的时候,厢一级编制已经名存实亡,厢都指挥使成为将领的一种名誉性加衔。而“军”一级编制也十分混乱,理论上的一军由5指挥构成,2500人编制,在实际上,可能扩充到10指挥甚至是20指挥,而军下又分军,有时候析成上下军,有时候甚至析成上下、左右四军。以20指挥而论,这样的一军,实际兵力就达一万人,几乎可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