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0)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共创作了数十部作品,其中长篇小说7部,它们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死屋手记》(1861—1862)、《罪与罚》(1866)、《白痴》(1868)、《群魔》(一译《鬼》,1871—1872)、《少年》(1875)、《卡拉玛佐夫兄弟》(1880)(其中后五部被称为陀氏的“五大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20多篇,它们是:《穷人》(1846)、《双重人格》(一译《化身》,1846)、《普罗哈尔钦先生》(1846)、《九封信的故事》(1847)、《女房东》(1847)、《波尔宗科夫》(1848)、《脆弱的心》(1848)、《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1848)、《诚实的小偷》(1848)、《枞树晚会和婚礼》(1848)、《白夜》(1848)、《涅托奇卡·涅兹万诺娃》(1849)、《小英雄》(1857)、《舅舅的梦》(1859)、《斯捷潘齐科沃村的居民》(1859—1860)、《一件糟糕的事》(1862)、《冬天记的夏天印象》(1863)、《地下室手记》(1864)、《鳄鱼》(1865)、《赌徒》(1866)、《永恒的丈夫》(1869)、《豆粒》(1873)、《一个温顺的女人》(1876)、《一个荒唐人的梦》(1877)等。作家晚年还写有一部对了解其思想和艺术相当重要的《作家日记》(1873—1881)。此处仅谈谈其中短篇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20多篇中短篇小说,都擅长以多样的形式探索复杂的人性。早在1839年8月16日致哥哥的信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宣称:“人是一个奥秘,应该破解它。哪怕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也不要说枉费时间。我探索这个奥秘,因为我想成为人。”因此,以多样的艺术形式对复杂人性进行探索,是作家一生的执着追求。根据其思想发展和艺术探索的特点,陀氏这20多篇中短篇小说,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1844—1849),主要中短篇小说有:《穷人》《双重人格》《普罗哈尔钦先生》《九封信的故事》《女房东》《波尔宗科夫》《脆弱的心》《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诚实的小偷》《枞树晚会和婚礼》《白夜》《涅托奇卡·涅兹万诺娃》。这是作家的创作初期,主要是学习、探索阶段,也是其精力旺盛、才思泉涌的阶段,作家的20多篇中短篇小说,有将近一半创作于此时期。

    从创作伊始,陀氏就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关注“小人物”,二是注意探索复杂的人性,而这在早期又主要表现为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尤其重视不同条件下“小人物”的心理变化。这两个特点,他保持了终生并在后来的创作中有深入的发展。

    “小人物”这一主题在俄国文学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小人物”最早通常是指那些地位低微、生活贫困的小官吏。19世纪初,普希金在《驿站长》中首开“小人物”主题的纪录,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继续发展了这一主题,使之成为俄罗斯文学中的一大特色,表现了俄罗斯作家的民主性,他们同人民的接近。从总体上看,这些“小人物”形象具有某些共同的典型特征:外表平凡,年龄在30—50岁之间,资质平庸,家境贫寒;与他们敌对和发生冲突的对象,则是整个上流社会或者侮辱欺凌他们的强者;专制制度的统治和官僚的欺压、他们自身的性格原因等,往往是造成他们不幸的根源;他们的生活理想破灭,命运多舛,常常遭受天灾人祸,最后落得悲惨的结局。

    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以同情态度描写了驿站长维林备受欺辱和悲惨死去的命运。他的妻子早逝,他虽为驿站长,但地位低微,经常受过往的官吏欺辱,和独生女儿冬妮娅相依为命,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