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十五年前,他就曾撰文来唤起公众对这个杰出作家的关注)。关于这些书的评论文章充斥各大报刊,当然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了。因此,我无需在这里对这些书再进行介绍了。而且在卡尔·范·韦克滕先生已经写了两篇精湛的评论文章后,再对这两部小说发表评论文章肯定也是拾人牙慧。阿伯特·福雷斯特夫人很早就开始从事写作了。当她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时,她就出版了她创作的第一本书(一系列挽歌的合集)。自那以后,每隔两三年她就推出一部新著,不是诗集就是散文集。她将自己的文学作品当作艺术来看待,因此绝不为了凑数而瞎编乱造。当《阿喀琉斯雕像》完稿时,她已经五十七岁了,据此可以推断出,她出版的作品数量相当可观。她一共出版了六本诗集。而且都是以拉丁文作为这些诗集的书名,如《法利埃》(Felicitas)《和平之海》(PaxMaris)和《铜管乐三重奏》(AesTriplex)等。所有这些诗集的内容都非常严肃。她追求的是作品的艺术性,摒弃了那条轻佻、荒诞之路。她的写作始终保持着挽歌的特色,十四行诗代表着她的写作风格。而她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大量采用了颂歌体裁,一种现今有点儿被人们所遗忘了的诗体。可以断言,她的颂歌《致法利埃校长》有资格入选任何英文诗集。这首诗不仅节奏鲜明,而且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法兰西那片可爱的大地,因而饱受人们的赞誉。阿伯特·福雷斯特夫人用回忆三部曲《杜倍雷》描绘了杜·贝莱记忆中的法国卢瓦尔河谷地区,描绘了法国的沙特尔城及城中窗户都镶嵌着宝石的大教堂,描绘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生机勃勃的各城镇。她在这部散文集中使用的语言充满深情,因为布洛涅地区是她在法国所到过的最偏远的地区。她婚后从英国的马盖特乘坐轮船到这个地区进行过短暂的旅游。但她晕船很厉害,而且发现那些海边胜地的居民居然听不懂她流利而地道的法语,因而大受打击。因此她决定不再到这个地方来了,免得自己不仅身体遭罪,而且还要丢面子。尽管她在诗集《和平之海》中多次赞誉这个地方,称赞这里的人们勇敢与和睦,但自那以后,她再也没有乘船到这个险恶之地来。

    在《伍德·威尔逊颂》这首诗中,也有许多华美的篇章。但令我感到遗憾的是,由于她对这个优秀男人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作者决定不再出版这本诗集了。但我认为阿伯特·福雷斯特夫人最优秀的作品是她的散文。她写了好几部散文集,而且相互有关联。这些散文集的书名分别是:《苏塞克斯的秋天》《维多利亚女王》《死亡》《诺福克的春天》《乔治时期的建筑》《德佳吉列夫先生》《但丁》。她也写作一些杂文。这些杂文的字里行间充斥着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想象,写的都是十七世纪耶稣会教士的生活和关于百年战争期间的文学的文章。正是她的这些散文使她赢得了人们的盛赞,使她成为本世纪英语文学最伟大的大师之一。她认为自己的写作风格既铿锵有力,又活泼风趣;既精雕细琢,又浅显易懂。她认为这是自己写作上的长处。只有在她的散文中才能窥见到她怡人但克制的妙笔,其幽默的语言让读者对她的作品爱不释手。她的作品中不仅是想法幽默,用词幽默,更微妙的是,她用的标点符号都很幽默。在突发的灵感下,她发现连接符也能产生喜剧效果。她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了这种修辞方式,效果绝佳。如果您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且幽默感又很强,那您见到她作品中horse-collar(马轭)这样的用法一定不会一笑而过,而会咯咯地笑个不停;您的文化层次越高,您就会笑得越厉害。她的朋友们都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