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节《新·平家物语》

    "苦彻成珠"

    我从很年轻时起,就偏于喜好写东西。我身体不太健壮,也无特殊才能,青年时代也曾想过,如果能以文笔立身那就求之不得了。在这样情况下,户田城圣先生经营一家叫日本正学馆的出版社,他招聘我,我高兴地参加了出版社,做了杂志的编辑。时间虽不很长,但值得高兴的是,我认识了许多著名作家。这成为我的经历中很值得怀念的一段往事。

    有诗人西条八十、幽默小说作家佐佐木邦、历史小说作家山冈庄八和山手树一郎及其他许多先生,此外,还见到过许多位作家。

    当时,我最希望能有一次见面机会的,是吉川英治①先生。但遗憾的是,我终于未能得到见面的机会。我当了会长的两年后,昭和三十七年(一九六二),吉川先生去世了。这是我在熟识的理发师那里听来的:吉川先生在庆应医院住院时期,也是请那家理发店给他理发的,听说他在理发时,曾讲过他对创价学会很关心之类的话。据说从他的语气中可以听得出他好像也读过创价学会出版的书刊,他的朋友也好像给他讲过学会的事情。我也曾遐想过,假如我和他有一次交谈的机会,我们会谈些什么呢?——当我一想到这里,就感到未能和吉川先生相见,实在遗憾得很。

    ①吉川英治(1892-1962),现代作家,擅写剑侠小说及历史小说。

    但是,我于一九八七年五月,去访问过现在的吉川英治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原是吉川先生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为了躲避战火,来到吉野村(现在的青梅市),在那里住了整整十年的草思堂。

    提到吉川英治先生,首先使我想起"苦彻成珠"这句话。

    在吉川英治纪念馆里,引起我注意的,也是先生本人"苦彻成珠"的墨迹。不用说,这是先生自己喜爱的作为"修行箴言"的词句。先生常写了赠送给人的,我也在墙上挂过它。这次对纪念馆的访问,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下述《富士高耸》这首诗,是我根据参观纪念馆当时的感情,为了追怀这位稀有的文豪的为人及其作品写下的诗句:

    清风拂面绿荫里,草思堂前瞻遗迹。

    一生孤高文豪路,泛澜心中久难已。

    著作青春思索书,吾师与我共研读。

    文豪笔下心之粮,想见风采梅林圃。

    波澜起伏度一生,十一岁时家飘零。

    命途酷苛多试炼,学徒路上秋晨冷。

    向学之志转炽烈,月下读书吟俳谐。

    青春胸中永沸腾,创作情热无休歇。

    病弱父亲久卧床,昼夜做工在幼龄。

    糊口之资仍难继,伫立海边看黎明。

    骨肉离散各分手,薄命小花任飘流。

    可怜弱妹婴疾归,连呼阿母在弥留。

    仰望瘦削慈亲容,船坞做工为营生。

    一朝坠下脚手架,灾难临头几丧命。

    天佑大任在斯人,死亡深渊幸逃生。

    心怀苦学凌云志,踏上旅途赴东京。

    男儿一旦立志坚,刃折矢尽不返顾。

    碎骨粉身何所惧,"苦到尽头自成珠"。

    耿耿深忧忆亲人,生计无着念在心。

    此身惶惶勤学苦,紧贴怀中阿娘信。

    (中略)

    山河破碎国事非,枯荣盛衰民心悲。

    吉野山乡避战祸,年来绝笔心欲碎。

    世人骨肉自相杀,幸福何处难救拔。

    贪欲织成人间愚,拭泪写下《新平家》。

    飞扬权势似狂涛,涛底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