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共没有和平建国的诚意;周恩来强调总统生命中关于停战和建立联合政府的提议,但不相信国民政府会有诚意,要求政府中发言权得到保证前,不能交出军队。

    经与国共双方及民盟等几方面的会谈,马歇尔感到他使命的开端是蛮不错的,因为每一个人中国人都赞成统一。问题是没有一个人能以切实可行的话来回答如何才能实现统一。马歇尔认为,这正是他这个调处人的任务。

    12月27日,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结束的当天,国共开启了马歇尔来华后的第一次正式会谈。

    经马歇尔的紧张斡旋,国共双方唇枪舌战,展开了多伦会谈,终于达成了停战协定草案。

    1月10日下午3时,政府代表张群、中共代表周恩来和马歇尔在重庆马歇尔公馆举行了签字仪式。

    慢慢的三被红葡萄酒碰在一起,叮叮当当的响声总,留下一道鲜艳的光环。

    《国共双方关于停止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声明》,简称“停战协定”。全文如下:

    签署停战协定后,周恩来与张群又于当日签署了《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规定了军事调处执行部委员由国民政府、中共和美国各推定一名代表组成,主席由美方代表担任。各委员均有表决权及互商权,有关一切事宜均须经三委员一致通过,执行部下设若干执行小组开展停战监督工作。

    所有文件签署后,张群面带虑色的向马歇尔提出:一道面见与蒋介石。

    重庆林园,是一处既优美又安全的所在。斜阳西照,光线柔弱温和。

    蒋介石从卧室走出来,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愉快。

    走到宽大的写字台边,蒋介石首先看到了一叠文件,最上面的便是张群、周恩来、马歇尔三人合签的关于停止冲突、恢复交通的协议。张群来过电话,请他早点签字发布,因为听说周恩来晚上要召开记者招待会,向新闻界公布这一消息,政府不能落在中共的后面。室内静悄悄的,除了偶尔反动纸张的响声,没有一点其他的声音。从警卫的哨兵,到侍从人员,都知道此刻是委员长办公的时间,谁干也许不敢来打扰。虽然这样,蒋介石的注意力还是集中不起来,他感到这些文件枯燥乏味,一点也引不起兴趣。这不奇怪。对他来说,最痛快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刑事,是发布作战命令,剿灭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然而,现在去不仅不能这样做,而且还必须在这些停战命令上签字,这太不符合他的本意了。

    此前,他不愿干又不得不干的事只有两次:一次是9年前“西安事变”被迫联合共产党抗日,第二次是3个多月前让毛泽东到重庆来。算来,这是第三次了。

    晚9点多,马歇尔与张群来访。马歇尔笑着说:“很抱歉这么晚了还来打扰阁下和夫人。”

    “对美国朋友,特别是将军您,我的门随时都是敞开的。”蒋介石热情地招呼着,还未等马歇尔坐下,又接着说:“如果我没有猜错,将军是为停战之事而来的吧!”

    马歇尔在一章帐户沙发上坐下,说:“我认为有关国共双方停战的文件,已到应该签字的时候了。”

    “赤峰、多伦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怎么能达成停战的协议呢?”蒋介石摇摇手,接着说:“根据与苏联签订的协议,政府军队有权也应该接受赤峰和多伦以及苏军还占领的满洲以外的其他一切地方。”

    马歇尔知道八路军已战略这两个城市,现在国民党军队继续向这两个城市开进,这种局势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马歇尔记得周恩来单独向他说过的话:赤峰和多伦是蒋不愿停战的借口,在蒋认为进攻有利的时候,是决不肯停战的。听了蒋介石的话,他顿生几分不悦,语调比刚才严肃了几分:“不能这样讲,委员长。政治协商会议就要开始了,如果国共双方停战的条款和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