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常理。

    关心别人,就满足了人们需要关心的欲望,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感恩之情,可是,不关心别人,就等于剥夺了别人的这一需要,把别人置于孤独之中,当然别人也不会产生对你的好感。

    改变人的态度也需要关心,关心体贴下属,用真诚的爱去温暖他的心,换取他的信任。

    在攻心中,有许多成功的事例,证明了关心体贴法的巨大威力。

    某厂有个青年工人,生长在干部家庭,又是独生子,从小受到溺爱,养成了好吃懒做的坏习气。进工厂后,怕苦怕累,组织纪律性差。为了达到离开工厂的目的,他长期装病不上班,后来干脆睡在单位宿舍里不起来,还故意每天晚上尿床。

    这时,同宿舍的车间团支部书记不是讨厌他、疏远他,而是关心他、亲近他,连续三个月,天天为他晒尿湿的被褥,终于感化了他。他痛哭流涕地检讨了自己的错误,从此以后,工作积极起来,努力钻研技术,成为车间的技术能手。这种情真意切,真诚地关心、爱护对方的方法,对改变其态度是大有作用的。

    除了用实际行动关心对方之外,在思想交锋上,也要善于表现出对被劝导者的关心和体贴。这种关心和体贴表现于你的充分了解。从穿着打扮,佩戴的装饰品或家庭摆设,直到他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曾经有过的过失,你了解的越多越好,表现得越明确,他就感到自尊,就会觉得你在关心他,否则怎么会知道他那么多事情呢?

    这样,就会使自己成为令对方愉快的人,就可能有效地改变他的态度。当然,表示了解只能是适当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

    所谓体贴,还表现在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使被劝导者感到,你的劝告并不抱有任何个人目的,没有丝毫不良企图,而是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为他着想,为他的切身利益着想。

    有些人常常抱怨,自己讲的全是肺腑之言,只差把心掏出来,对方还是听不进去。原因大概在于你讲道理时没有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没有使对方真切地感到你完全是出于善意和关心,因而也就不能打动对方的心。把劝说建立在真心实意帮助人、为他着想的基础上,你就能攻克对方的心。

    每位领导干部都会面临工作调动或离别场面。在这样一个特殊场合,在平实的、谈心式的讲话中传递浓浓感情。下面是2007年12月汪洋同志离开重庆时发表的讲话。

    重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汪洋

    今天专程到市政府来向大家道别,主要有四层意思:

    第一,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临走之前,大家出于感情原因给了我高度评价。其实,重庆的发展,绝不是我个人能力如何,而是我们这个制度决定的、是集体努力的结晶。这些年,在市委主要领导多次调整情况下,重庆经济社会仍能保持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确实很难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和班子的水平、能力较强,有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重庆又好又快发展功不可没。这是我感触最深的,也是心里总感觉欠着点什么的原因。借此机会,向大家表达我由衷的感激之情。

    第二,衷心希望大家能像支持我那样鼎力支持熙来同志工作。因为工作原因,我市十六大以来实际上换了三位市委书记,马上薄熙来同志又来重庆履职,这种情况下政府的责任就更重。熙来同志来了以后,工作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希望市政府的同志把工作抓得更紧、更实。而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亟待抓上手的工作,比如成品油涨价、物价上涨,年末岁初经济工作会议的准备以及召开,明年换届很多同志面临进退留转的问题,等等。稍有大意,我们很好的经济形势就可能不会持续向好,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