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光敏夫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他被这些为了自己公司的兴旺发达而拼搏的下属们的真诚所打动。他更想到了自己的职责,更热爱自己的下属。他的下属从此也更加爱戴士光敏夫,以努力工作回报士光敏夫对他们的关爱。
很多管理者看到这个故事都会深受感动,但你有没有思考过:
在我的企业出现过这种现象吗?
我能够像士光敏夫一样重视和关心自己的员工吗?
我能够像士光敏夫一样把自己和员工摆在同等的地位上,与他们真正打成一片吗?
古人有云:动人心者莫过于情。情动之后心动,心动之后理顺。
在国外,管理学家通常把以感情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称之为“软管理”,并且掀起了一股“软管理”的热潮。相对于过去那种劳资对立、尊卑分明、崇尚权力以及动辄就惩罚员工的“管、卡、压”放任管理方式,这种以情感人、以情御心的“软管理”无疑是管理界无法阻挡的趋势。
一个优秀的领导,要创建顶尖的团队,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赢得人心,管理者学会让员工感动,员工才会让你感动。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吹来一股刺骨的冷风,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过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衣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则语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给人压力不如给人感动。管理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要关心员工,以员工为本,多点“人情味”,尽力解决员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员工真正感受到领导给予的温暖,做一个令人感动的领导。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当今一些国际知名公司的成长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亲情管理能够赢得员工倾情奉献。
在惠普、英特尔、宝洁、IBM、摩托罗拉等公司里,每个员工包括高层管理者在内,都是在没有隔墙、没有门户的大办公室里办公,也不设管理层专用的停车位或餐厅。这样,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相互之间可以形成更直接、更自由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这也体现出人人平等的管理理念。英特尔公司总裁葛鲁夫为人随和,员工都把他当作和蔼的伙伴,愿意和他开玩笑,他不讲排场,不搞特殊化,甚至没有自己专门的办公室。这些企业对员工运用亲情管理,从而赢得员工倾情奉献,回报以忠诚和效益。因为员工是帮助企业创造财富的人,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让企业取得了成就。
企业需要的绝不是只会干活的机器,而是有敬业精神、创造精神的人,能与企业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人。如今,能否关爱员工,已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爱员工,除了让员工多赚钱,给他们的生活以保障外,还要给员工营造友情亲情的和谐氛围。只有企业亲情管理员工,员工才会倾情奉献企业。只有企业有了家的温暖、爱的亲情,员工有了归属感、稳定感与成就感,企业才会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
1980年1月,在美国旧金山一家医院里的一间隔离病房外面,一位身体硬朗、步履生风、声若洪钟的老人,正在死磨硬缠地要护士同意他探望一名因痢疾住院治疗的女士。但是,护士却严守规章制度毫不退让。
那位护士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衣着朴素的老者,竟是通用汽车公司总裁,一位曾被公认为“世界最佳经营家”的世界企业巨子斯隆先生。
护士也根本无从知道,斯隆探望的女士并非他的家人,而是通用公司加利福尼亚州销售员哈桑的妻子。哈桑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感激不已,每天工作达16小时,为的是以此报答斯隆的关怀。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