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兵团被消灭后,杜聿明向南突围的疯狂进攻也被击退了。按理说,粟裕应该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了。可是,粟裕不但没有发起总攻,反而连较大规模的进攻都停了下来。在淮北大地上,竟然出现了相对的平静。
原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下了命令,让粟裕暂行停止大规模的进攻,“围而不歼”。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从全国的总体战略做出的决定。
东北大地上的辽沈战役结束之后,中央军委就开始筹划消灭华北敌人的平津战役。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开始入关。12月7日,林彪和罗荣桓率领的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到达蓟县的孟家楼,就如何消灭华北傅作义集团的60万敌人,与聂荣臻统率的华北野战军一道进行具体的安排。
在这时,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最担心的不是能否消灭傅作义集团,而是怕在我军全面部署完成以前,在我军还没有把握完全将华北敌人堵住以前,傅作义集团有可能从天津或青岛的海路上逃跑,这样,我们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这种可能是完全存在的,这是因为:(一)敌人具有这种出海的机动能力,而只要敌人出了海,我军当时还没有在海上截击敌人的能力;(二)傅作义集团当时已经处于南北受敌的境地,如果要逃,只有海上这一条路;(三)这时淮海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已经处于包围之中,如果傅作义集团南逃,就可以立即给被包围在淮海战场上的敌人增加很大的支援,对蒋介石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
正是出于对这种全局的考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为了给几十万东北野战军入关和进入阵地争取必要的时间,为了稳住蒋介石和傅作义,不让蒋介石下定让傅作义集团南逃并支援中原的决心,在我军尚没有把握完全将傅作义集团出逃的可能堵死以前,在华北战场上暂时采取“围而不攻”、“隔而不围”。
与此同时,淮海战场上也暂时停止大规模的进攻,让蒋介石产生一种杜聿明集团还可以坚持的假象。这样南北呼应,麻痹敌人,以待战机最成熟时,在淮海战场上和华北战场上都能保证对敌人的全部歼灭。
为此,毛泽东在12月14日和16日两次给粟裕发来电令,要华野暂时进行休整,对杜聿明集团“只作防御,不作攻击”,但是要“向杜、邱、李连续不断地进行政治攻势”。
12月22日,毛泽东更具体地对淮海前线总前委作出电示,华野可以“多休整数日,养精蓄锐,然后一举歼灭杜聿明。只要杜部不大举突围,你们应休息至下月初,约于一月五日左右开始攻击较为适宜”。
很明显,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这种安排,其中也包括让已经连续作战多日、十分疲惫的华野和中野官兵得到一段时间休息的考虑在内。华野和中野的大多数部队都已经连续作战40多个昼夜了,他们太累了。与此相反,在我军可以得到充分后勤支援的情况下进行很好休整的同时,敌人在包围圈中的啼饥号寒的日子再拖半个月,只会把敌人拖得伤病员大大增加,战斗力大大削弱。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淮海前线总前委和华野总部对部队的休整作了以下的安排:华野的16个主力纵队,以8个纵队采取纵深配置,对敌人边围困自己边休整;另外7个纵队则部署在包围圈第二线的永城、夏邑、濉溪口一带进行战略休整。中野部队除了让原来已经在淝河沿岸准备对付蚌埠方面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的豫皖苏军区的5个团仍然在那里对蚌埠方面进行警戒之外,则全部部署在宿县、蒙城、涡阳地区进行战略休整,作为歼灭杜聿明集团的总预备队。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对华野的指示是“围而不歼”,不是“围而不攻”。“攻”则主要是采取政治攻势,让敌人在极度困难之中,逐渐分化瓦解、丧失斗志。在当时对杜聿明集团所采取的强大政治攻势中,最著名、威力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