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问你自己对如下科学发现的反应是什么,这个发现是:完成过多次类似手术的医生,在下一例手术中成功的概率会比较高(Christensen,1999)。现在有一个医生A,他常做某一类手术,失败的可能性很小,而另一个医生B从没做过这种手术,失败率可能很高,请问,你愿意让这两个医生中的哪一个来为你做手术呢?如果你相信“概率不适用于个案”,那你就不该介意让医生B给你做手术。
在诸如心理治疗效果等问题上,承认统计预测优于临床预测并不会对心理学的声望造成任何损失,因为在医学、商学、犯罪学、会计学甚至是家畜鉴定等许多领域中,这条规律都适用(见Dawes,1994;Dawesetal.,1989;Dowie&Elstein,1988)。尽管从总体上说,心理学不会因为这些研究结果而有什么损失,但是对那些以“专家”身份出入各种活动,并让病人相信他们有独一无二的临床个案知识的临床心理从业者来说,当然会造成声誉或者收入上的损失。然而,正如麦佛和瑞特(McFall&Treat,1999)在一篇论述临床评估价值的文章所提醒的那样:“我们试图评估和预测的事情在本质上是概率性的。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期望大自然会如此听话,能让我们以百分百的把握去预测单一事件。相反,我们最高的期望也只能是鉴别一系列可能的结果,然后去估计每个结果出现的相对可能性。从这种概率的角度看,传统临床评估期望达到的那种理想化目标——对独特的未来事件做出精确的预测——其实太天真了,反映了我们的无知或自大,或二者兼有”(p.217)。
实际上,如果我们将“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变为一种习惯,心理学和整个社会都将从中受益。在试图对每一个不同寻常的事件做出独特解释时(就我们目前的知识情况来说,独特的解释也许根本不可能),我们常常丧失了对更多平常事件的预测能力。请大家再次回想一下红灯-蓝灯实验,诚然,“百分百红灯策略”会对出现概率较小或很少出现的不寻常事件(蓝灯亮)做出错误的预测,但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出现概率较小的事件上,采用“70%红灯、30%蓝灯策略”,结果会怎样呢?我们会在30个不寻常事件中正确预测9次(30x0.3),其代价是丧失了对21个常见事件做出正确预测的机会,没有对红灯做出70次的正确预测,只获得49次的正确预测(70x0.70)。临床领域中的行为预测也遵循相同的逻辑,为每一个案编造复杂的解释,确实可能抓住一小部分不寻常事件——旦这是以损失了对大多数事件的正确预测为代价的,而在此方面,简单的统计预测则更有效。加望德(Gawande,1998)指出,医学领域也同样需要学习“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这个道理。他认为在医学里,强调直觉、个别化的治疗方法“是有缺陷的——我们试图承认并考虑人类复杂性的因素,但这非但没有避免错误,反倒招致了更多的错误”(p.80)。
华格纳和科瑞(Wagenaar&Keren,1986)论证了对个人知识的过分自信以及对统计信息的忽视,会破坏“系安全带驾车”的交通安全推广活动的效果。因为人们总是认为:“我和别人不一样,我驾车很安全”。问题是85%的人都认为“自己的技术比一般驾车者高明”(Svenson,1981)——这显然是很荒谬的。
“统计数据不适用于单一个案”这一同样的谬误,是导致赌徒积习难改的重要因素。华格纳(1988)在他的赌博行为研究中总结道:
华格纳发现,强迫性赌徒对“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有很强的排斥倾向。例如,二十一点牌局的玩家,普遍拒绝使用一种基本策略(见Wagenaar,1998,第2章),这种基本策略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