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高目标。但是在许多领域,如社会工作、教育、护理、职业咨询、物理治疗、警事科学、人力资源以及语言矫正等,“帮助他人”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通过提供咨询来帮助他人”也是众多其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领域包括教育、社会工作、警事工作、护理、神职工作、职业咨询等等。培训应用性的、通过咨询来帮助他人的专业人才并不需要单独开辟一门叫做“心理学”的学科。

    只有两点能证明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一,心理学研究采用科学方法来探究人类及动物的所有行为;其二,从这一知识衍生出的实'际应用是具备科学基础的。如果不是这样,心理学就失去存在的理由了。

    心理学不同于其他行为研究领域的地方在于,它试图向公众保证两点:第一,心理学中有关行为的结论都有科学证据;第二,心理学的应用都源于科学方法,并经过了科学方法的检验。心理学是否曾经偏离过这两个目标呢?有过,而且经常如此(Lilienfeld,Lynn,ScLohr,2003;Loftus&Guyer,2002;Lynn,Loftus,Lilienfeld,&Loook,2001;Watters&Ofshe,1999)。本书就是关于怎样更好地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在第12章中我将回到这一主题——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因为不遵守适当的科学标准而自我损害了其作为心理学家的合法性。但是,从原则上讲,科学性正是保证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准。如果有朝一日心理学不再追求这些目标——即它不再愿意坚守科学标准"那它也就应该关张大吉,将其关注的领域拱手让于先前提到的那些其他学科——因为此时它已成为了一个完全多余的知识领域。

    无疑,任何人想要理解心理学,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意识到心理学的首要特征——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对这一事实及其全部内涵的理解将贯穿本书,因为这是我们认识真正心理学的最基本的途径。反过来说,人们之所以对心理学的理解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正是因为未能意识到它是一门科学的学问。例如,我们常常会听到学术圈外的人宣称心理学不是科学。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误解?

    那些想让公众相信“心理学不能成为一门科学”的企图,其产生的背景各不相同。正如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所要讨论的,许多有关心理学的错误认识,都是由那些伪心理学的代理人处心积虑制造的。在我们的社会中,一个经营伪科学信念系统的巨大产业正在兴起,这一信念系统出于既得利益的考虑,总是想让大众相信,无论什么都能纳入心理学的范畴,而且心理学的主张不能以理性标准来衡量。这无疑为“催眠减肥”、“激发潜在心灵能量”、“睡觉时学法语”这类广告以及利润高达数百万的“心理自助”产业里其他诸多门道的营销创造了绝佳的氛围。此类门道要么不是建立在科学证据基础上,要么(在许多时候)与已有的证据相冲突。

    另一种对于科学心理学的排斥是由于,一些人不愿看到科学进入到长期以来由不容置疑的权威或“常识”统治的领域里。历史上此类例子不胜枚举——人们拒绝使用科学,而更喜欢利用哲学沉思、神学谕告或世俗智慧去解释现实世界。每一门科学都会经历一个受到阻碍的阶段。与伽利略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拒绝透过他的新望远镜观察天空,因为“木星存在卫星”颠覆了他们的哲学和神学信仰。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解剖学的发展可谓步履蹒跚,因为世俗和宗教禁止对人类尸体进行解剖(基督徒认为,身体的内部是“上帝的辖区”,见Grice,2001)。查尔斯·达尔文总是被反复抨击。保罗·布洛卡(PaulBroca)的人类学协会(SocietyofAnthropology)在法国受到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