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中国的报刊热热闹闹谈“白条”的时候,许多外国记者却总也弄不明白:什么是“白条”?

    有人告诉他们:中国的农民风里来,雨里去,脸朝黄土背朝天,像侍养自己的孩子一样侍弄着那一亩多贫瘠的田土,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棉花,送到粮站,送到收购站,却只能得到一张证明交了粮食、棉花的白纸条,而不能得到现钱。

    洋记者很天真:那农民去商店买东西要不要现钱呢?

    也难怪外国人不理解。“白条”,也许是中国绝无仅有的东西。

    是农民富得流油了,连政府、银行、粮站都来向他们打“欠条”了?恰恰相反,中国农民最短缺的是货币,偏偏他们得不到货币!

    农民没有每月按时领的工资,没有每年往上涨的奖金,没有人给他们分配住房,没有人给他们负责治病,而他们就靠着这田里打的粮食、土里种的棉花、栏里喂的肥猪,来换取几张可怜的钞票,去购买化肥、农药、家具,去给子女补交学费,去还历年欠下的陈债旧账,最大的期望,不过是过年了缝一套新衣,腌几斤腊肉……偏偏,他们却只能得到一张“白条”,一张买不得火柴称不得盐的“白条”!

    “白条”是谁发明的,现在已难以考证。反正是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刚刚开始发展,农民刚刚解决了温饱,有人就开始用“白条”来对付农民了。先是粮食打,后是棉花打,以后则什么东西都可以“秤杆一扬,白条一张”,你要也是白条,不要也是白条,反正没有现钱给你。

    开始还只是局限于一乡一县或者一个地区,数量不大,时间也不很长。但进入90年代,“白条”突然泛滥成灾,遍及全国农村,数量达到几十亿元之多。

    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换回的却是一张买不得盐、打不得酱油的白条,沮丧可想而知,伤心可想而知。从天天要、顿顿用的油盐酱醋,到孩子的课本费、来年的种子钱,没有哪一样不指望这汗水换来的农作物给家里带来希望,带来生机,而现在,一张白条,让这希望破灭了,让这生机消失了。

    固然是国家资金困难,银行缺钱,收购部门无钱,但是,我们难道仅仅能用“资金困难”四个字就把农民打发了吗?打白条最严重的1992年,我国发行了1158万元货币,比1991年增加了1倍,票子已经印得够多的了,但却偏偏没钱收购农副产品。1992年国家银行发放贷款增加了3570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19.8%,但收购农副产品的贷款却反而减少了160亿元,钱呢?炒房地产去了,搞开发区去了,修高尔夫球场、建赛马场、开夜总会去了!

    也许是我们的农民太老实、太能忍辱负重,许多人总喜欢打农民的主意,几乎所有难以转嫁的负担、包袱,都往农民身上摊。反正农村人多地广,一人转嫁几十元,就能填补几百亿元的窟窿,卸掉几百亿元的包袱。他们可以把上十亿上百亿的资金拿去炒房地产,搞开发区,却不肯付给农民几十几百元收购资金,欠就欠着,只有农民能欠,你工厂工人迟几天发工资就会闹翻天,可农民拿了“白条”却只能闷在心里叫苦。一些地方政府、银行与收购部门把收购资金、专项农用资金拿去挪用,为了得高利息,得回扣,一挪就是几个月,农民叫苦连天,他们却充耳不闻。

    农民仅仅是刚刚解决了温饱,比起城镇居民还相差很远,他们实在承受不了这种不合理的公开“盘剥”。许多农民无钱购买生产物资,准备弃田抛土;许多农民无钱供养子女上学,退学失学儿童越来越多;许多农民生活陷入困境,被迫背井离乡……许多农民无奈之中,把“白条”折价卖给先富者,“白条”成为进入流通的“第二货币”……1992年底,10余个省人民银行、农业银行的行长们被召集到北京友谊宾馆,研究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