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
在交际中,如何塑造“可以信赖”的形象,是一项非常基本的社交包装技巧。
着装整洁、得体,妆容大方,面露专注庄重的神情,眼神与对方的眼神及时交流。这是一种基本的可信赖的形象。试想,如果你穿着牛仔服去面试;穿着皱皱巴巴的衬衫到了单位;穿着奇装异服,头发颜色太夸张地出现于职场之上这样的形象,能树立起别人对你的信任感吗?
就是说到一定要做到,做则做矣,一定要做出个结果来。这听起来既简单又合理,但是绝大部分人就是做不到。假如一个人兑现了他曾经许过的所有诺言,他一定会成为一位杰出人物。
我们都遇到过因别人的食言而导致的不幸,也为这样的“食言”而痛心疾首过。行失于言是一种极糟糕的形象,你一定要像避瘟疫一样避免它。
若做到树立“信赖感”,自己首先就要按着“信”的基本原则去做事。
说出去的话,就一定要兑现。签下的约定,就一定要履行。
这里尤其注意的是两个看似平常的“小事”上:
一是一定要守时。与人约会要守时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若是由自己主动邀请的约会,那我们就必须比约定的时间提前十分钟到达,以表现出自己的诚意。
不迟到是一种守信的行为,因此可以给人留下诚实的印象,进而对你产生信任感。但最重要的还不是守时,而是不让对方等。因此,就算我们准时到达,但若对方已先我们而到,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比预定的时间提早到达,以便等待对方的到来。
另外,我们有时参加一些重要的集会,会让我们觉得很紧张。此时若能稍早到达约会的地方,让自己先适应一下环境,那多少可以消除我们的紧张感。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到达,虽然可以向人家表示歉意以示弥补,但不会给人家以“你很重视这次会见”的诚恳印象。
二是欠再少的钱也要如期偿还。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二十块钱的价值越来越低,因此许多人认为借一点儿小钱根本就用不着还。其实,这是不可取的。还钱事小,其中所反应的做人的道理却是大的。诚信问题不在于钱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在约定期内完成你所要守的信用。因此,即使我们向人借一块钱,也要记得还,这样可以建立起别人对我们的信任。
这里,我们只列出了与守约相关的两件最普遍但意义却非比寻常的事情。其实,守约问题不仅仅涉及时间和金钱这两个方面。我们与人做的其他的小小的约定,也同样要依约履行。这样的人才会让人信任,无论做任何事也都将更为顺利。
我们犯了错误,往往不敢直接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而是找一大堆理由,尽量为自己开脱。
其实,我们解决犯错带来的副作用的最好的办法是直截了当地承认错误。这要比找一些闪烁其词的借口向人解释效果要好得多。
因为闪烁其词往往会给人逃避责任的印象,让人产生“他根本就没有认错的诚意”的感觉。相反的,若直截了当地认错,就可以增加自己的信誉,让对方有“不妨再给他一次机会”的想法。
某公司在开会时,发给每位与会者的资料中少了几张文件。虽然这几张文件对该会议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但事先负责打印这份文件的年轻女职员还是被她的上司叫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这位女职员在郑重道歉后,要求她的上司让她重新打印一次,把完整的资料补发给与会的人。听到她的这项要求,上司本来对她产生“办事不负责任”的印象突然改变了。因为她不只用道歉来承认错误,而且用行动来挽回自己的过失,这表现了她的强烈的责任感。从此上司对这位女职员就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
对员工来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