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人们崇尚礼尚往来。人情是中国人维系群体利益的最佳手段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上自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不同阶层,不同行业,方方面面的人都需要以人情作为纽带。因此,如何把人情做好是一门大学问。
有人为朋友两肋插刀,最后却落得背负骂名或倾家荡产,甚至反目成仇的事也并不少见。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后果就是因为不会做人情导致的。当然,做人情做出祸事来的只是极少数。但人情白做了,弄得双方都不愉快的事并不罕见。所以,我们在做人情时要注意把人情做得准、做得足、做得巧。
古代的帝王为了获得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大臣的全力支持,往往选择在大臣生病时表达关心。比如,唐朝皇帝李隆基亲自为他臣下的一个将领煎药,在吹风鼓火时,烧着了胡须,当侍从们赶来时,他莞尔一笑,说:“他喝了这药病就好了,胡须有什么可惜的呢?”
一个皇帝为臣下亲自煎药,这真是天大的人情,把人情做得如此之足,怎不叫臣下以死相报呢?人情的杀伤力真可谓大矣!
这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虽然老天给了某些人做好人情的机会,但他自己却不会把握,反而弄巧成拙。
某公司举行年终颁奖典礼,销售部门的常务董事请这一年来销售成绩最高的两位经理说出他们得奖后的心得。
其中一位经理面露骄傲的神情说:“我担任这个职位仅仅3个月,不过,自从上任以来,我每天都在不断地改善、计划……”
他这样滔滔不绝地炫耀自己的才能,台下的人都听得很不耐烦,和他同一部门的销售员,个个脸上都浮现出愤怒的神情。因为,他把荣誉完全归功于自己,却抹杀了别人的辛劳,怎能不让大家气愤?
接着,轮到另一位经理报告,他谦恭地一鞠躬,从容地走上讲台:
“我能获得这项荣誉,完全归功于所有的工作同仁,他们是这样地热心,努力地工作……”
然后他叫出每个销售员的名字,让他们一个个地站起来,再一一致意。于是,气氛显得融洽而愉快。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斤铁再能耐,又能碾成几颗钉?没有团队成员的支持,你作为领导者,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团队合作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孤胆英雄是没有出路的。因此,独占荣誉,不但显得自己心胸狭隘,而且容易让奋力拼搏的手下们寒心,从而失去干劲。下边的人失去了干劲,你这个领导岂不成了“光杆司令”?这就是第一位经理引起大家不满的原因所在。
第二位经理则非常会做人情,他把荣誉归功于大家,让每个人心里都暖烘烘的,如此一来,自己的功劳变小了吗?没有。不仅如此,反而使得自己的形象高大起来,因为他赢得了下属的拥戴。团队的士气也因为他的会做人情而受到鼓舞,为下一次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机遇总会偏向那些有准备的人。做人情的机会也会偏爱那些在“气度和风度”上有着充分准备的人。
如果朋友找你办什么事,你满口答应,但隔了几天,你却没有将你答应过的事情办好,或者根本没放在心上,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对方虽然口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肯定想:这哥们儿,真不够意思,答应的事却没给我办。这样就给人一种言而无信的感觉,等你有事需要他帮你办的时候,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你答应给别人办事,但是只办了一点,没有尽力想办法彻底办好,别人也会这样说:“你看,这人真不够意思,半途而废就扔下不管了,这不帮倒忙吗?早知道如此,还不如不找他办事。”
上面所说的情况都是人情做得不到位的。人情做得不到位,会让人对你失望,从而失去对你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