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总是在不断地给他人制造乏味,令人生厌。这种行为说不上什么罪过,也不算什么不轨,却会对周围的人产生损害。而且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无法将这些令人乏味的人或事隔绝开来,使它们不至总是纠缠我们。现在的医学十分发达,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但至今似乎仍没有听说,有可以治疗“令人乏味”这种疾病的药方。

    面对“令人乏味”这种疾病,如果预防是最佳的治疗方式,那么,在治疗这种疾病之前,我们必须先诊断出该疾病的原因。现在先来分析这“令人乏味的人或事”所产生的条件或方式。

    以下几种情况最会令人生厌,如果我们事先了解在自己身上是否发生这些情形,并在今后加以避免,那不就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吗?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篇作品,是模仿一个唠叨乏味的人,如何漫无边际地描述一件事,却从没有讲到要点的经过。故事是这样的:

    啊,我跟你讲过我到西部参观哈比印第安村的事吗?我们是星期五早上出发……啊,不,应该是星期四。我告诉过你我们得星期四走,因为星期三我要去看牙医。我上面的牙有点松动,必须让牙医帮我修理一下。那个牙医真是啰唆,嘴不停地讲个没完没了。幸好他还懂得做生意。我曾和上司提起过他。说到我的上司,他真是个怪人,做什么事总要依靠我,因为他老是心不在焉。有天,我对爱拉说:“爱拉,假如我哪天不干了,你想我的上司会怎么办?”爱拉回答说:“假如你辞职不干,我就要回家去找妈妈了。”这不是很幼稚吗?

    结果,你一直都不知道那个哈比印第安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种典型的人,比较起健谈的人当然占少数,但也非常值得一提。

    当你绞尽脑汁想要找出一个意气相投的话题来当做谈话的材料,却发现完全是对牛弹琴。你试了又试,想要逗他讲出一些东西,但你看到的只是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或听到几声单调的“哦”而已。如果你算幸运的话,或许可以听到一句比较具体的问话——“是吗”以作为你“单人秀”的奖品。

    这种人似乎不存在一点儿感性心理。想从他身上挖掘出什么智慧或礼貌性的反应,就像到外星球去发行股票一样困难。他们不会对你或是你的话题感兴趣,只会永远保持那种马铃薯似的安静,绝不受到外界的任何影响。

    “你的小孩好吗?”作为一句最普通的问候语,却最会招来人们的反感。

    这类型的问候语通常不具什么价值,但只要一打开话匣子,你便得枯坐在那里,让滔滔不绝的话题把你淹没。这类谈话内容通常是这样的:

    你知道,麦克近来就是不好好吃早餐了。就是昨天,他把整碗麦片倒翻过来,盖在自己的头上。你看,真是调皮透顶了!于是,我打电话给小儿科医师。医师问我有没有试试看把麦片加点香蕉。但奇怪的就是,麦克从来就不喜欢吃香蕉。当然,他是比同龄的小孩长得快,我们附近没有一个小孩像他这么有表达能力,真是奇怪!对了,前几天,他还把桌巾从桌上拉下来,然后用那对漂亮的黑眼珠子望着我,说:“麦克拉拉。”我和他爸爸差点笑死了。

    像这种没完没了的说话方式,听到这里,相信你也会崩溃。

    令人无奈又可恨的是,这种人能够把各种话题轻而易举地引到他所想要说的方向,无论是多么风马牛不相及的事,都能马上“言归正传”。你若想岔开话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只喜欢谈自己的宝贝孩子。

    实际上,这些都是心灵不成熟的人的表现,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交友的第一法则——为别人着想。

    与这种类型的人谈话时,任何话题都会像回力球一样,反弹打到你脸上。

    这类型的人似乎知道每件事的结果,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