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希望你能接受新职,为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亨利·基辛格

    1975年11月1日

    布什夫妇接到电报,感到大为吃惊:“怎么会让我去当情报局局长呢?”

    距离总统任命的时间也只有两天时间了。时间如此匆忙,打电报询问这其中的细节已经来不及也显得多余了。从基辛格的字里行间,布什已经体会到这是华盛顿让他必须给一个迅速而且肯定的答复。

    去?还是不去?布什一方面担心的是这会不会成为自己政治生涯的结束?因为中央情报局这样的地方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作为升官的跳板的,因为这个局长,他不能带有任何党派色彩的政治观点。要知道,这年,布什才刚满50岁,没能竞选上副总统,已经非常不甘心。另一个担心的就是,他主动要来中国,为发展中美关系,他正“以低姿态和非正式的方式消除两国之间的一些怀疑和不信任因素”作出努力,而且没有白费力气,已经取得了小小的成果。这一下要回去当情报局长,“中国政府会想什么?外交家布什竟然一直是个间谍?”

    的确,布什的第二个担心是正常的。当这项命令一宣布,那个经常给布什在北京带路的中国向导感到大为惊讶:“布什先生在这里一年多了,在此之前,他在联合国任职。可是,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一个大间谍呢?”

    毛泽东却依然对布什表示了好感。

    12月2日,在布什陪同福特会见毛泽东时,毛泽东在谈话之间,笑着对布什说:“你升官了?”然后,又对福特总统说:“我们不愿意看到他离去。”毛泽东还问布什:“你为什么不来看看我?”而对布什来说,他觉得这或许只是毛泽东主席客气的招呼。

    而邓小平对此更是非常理解。当他知道布什将出任中情局局长时,就在福特总统一行离开北京的第二天,12月6日,邓小平亲自与布什会面,赞扬布什为改善中美关系所做的努力,并举行私人宴会款待布什夫妇,为其送行。时任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的黄镇夫妇作陪。对邓小平的好意,许多年后,布什仍心存感激,因为在当时即使是某些大国大使奉调回国,也很少受到这种礼遇,况且布什还没有大使头衔。

    据美国出版的有关布什的传记中,特别提到了邓小平的这次私人宴请,说:“邓非常乐意帮助并尊重在北京的美国人,这使他和布什在中国首都结下了超出工作之外的友谊。”布什来到北京时,正是邓小平刚刚复出上台,他对邓小平大力抓整顿有很深的印象。布什很尊重邓小平,曾经对人说:“他常常不能保护自己。”布什还对邓小平在与基辛格的谈判中思想敏锐、刚柔相济很佩服,认为邓小平是很少数的,能与基辛格在谈判中较量的高手。

    宴会的气氛是轻松愉悦的。邓小平和布什两人寒暄之后,邓小平请布什喝起了茅台酒,还用筷子给他夹菜。

    邓小平说:“布什主任在北京做联络处主任只有一年多时间,还不满一个任期,时间太短了。我们的黄镇将军在华盛顿快满三个年头了。”

    布什说:“我和芭芭拉都愿意住久一点。全中国的主要地方我都想去看一看。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西藏,是很有神秘色彩的。”

    邓小平笑着说:“鄙人就是从西南的川府之国来的。”

    邓小平告诉布什:“阁下在中国永远是受欢迎的,即使你作为中央情报局局长。”

    布什回国担任中情局局长后,黄镇将军不久也返回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布什就邀请黄镇和夫人朱霖到家中做客。在这次家宴上,黄镇告诉布什,邓小平就是他战争年代任军长的那个闻名中国的“刘邓大军”的“邓”,是他的老上级。布什对当时邓小平再次被“四人帮”打倒很不以为然,反而乐观地对黄镇说:“主任阁下,凭我的了解和感觉,将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