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东,其繁忙的况可以想见。
可今天的会议,讨论的不是国内的建设问题,而是那个耗去了领袖大半生的老戏本——战争。
坐在毛泽东左边的周恩来面容严肃,神光内睑,似乎在独自思考着什么。人大右边的朱老总手中捏着一支铅笔,静静地注视着会场子。
与会人员都是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和各大军区的军政首长,此时,他们好像在开无数的小会,三五成堆地议论着什么,有的还高声争吵起来。
这种现象,还有史以来第一次。
当西北军政委员主席彭德怀迈着急匆匆的步子,走进颐年堂会议室的时候,人们顿时停止了议论,目光向他聚拢来。
毛泽东看到彭总的身影,笑着向他招呼道:“老彭呀,你可是晚点唠!我们催你过来,也是没法子哟!美国侵略者不让我们过节哟!”
此时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个国庆节刚过,毛泽东故有此说。
彭德怀解释说:“主席,你的命令一对,我家就是着了火,也得拼命往这边赶哟!”
毛泽东喷了一口烟,“你家着不着火我不管,现在是我们的邻成家着火了,邻家着火,我们还能安之若素么?现在开会就是讨论这个事,出兵朝鲜,你老彭要准备发言哟!”
彭德怀刚到下面找了一个空座,忽觉得肩膀被捅了一下。
“老彭,你要有所准备呀!”
彭德怀回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身后是东北军政委员会主席高岗。
“准备么子?”彭德怀未解其意。
高岗颇有深意地一笑,不再说什么了。
彭德怀揣不下这个闷葫芦,悄声问:“你是哪天来京的?”
“好几天喽!”
“中央已经决定了?出不出兵?”
高岗高深莫测地说:“10月2日中央已经作出了决定,而且给斯大林发了报。”
“那还讨论个么子?”彭德怀不解。
“有不同意见啊,这可不是个小事情,搞不好要出大乱子哩,要慎重……”
彭德怀:“你说有不同意见?哪些人?”
高网瞪了他一眼,“绝大多数人,主席例外。”
“你呢?”彭德怀单刀直入地问。
“我是坚决反对派,”高网毫不犹豫地说。
“我说高岗哟,你们不要开小会,我很想听听你的高见哩!高岗,高高的山岗,站得高就看得远嘛!”毛泽东不知为什么,故意点了高岗的将。
与会人员的目光都转向了高岗。
高岗被毛泽东点了将,只好站了起来。
“我还是那个意见,要慎重,我们已经打了20多年仗了,现在刚刚统一,国家刚建立,元气还没有恢复,百废待兴,再打仗义,经济上负担不起哟!,打仗不是用拳头,要花钱的……”
高岗环视了一会场,没有发现林彪,为了加重自己发言的分量,接着说:“还有林彪那个意见,我认为应该认真考虑,我军装备落后,大多是缴获日本鬼子的三八大盖,美军一个烟有各种火炮1500多门,而我们的一个军才不到200门,坦克更不用说,还有那个制空权,在地面上打,我看没有3倍4倍于美军的炮兵和装甲兵,是顶不住的,一旦顶不住,让美军打过鸭绿江,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我看还是加强东北边防的好,免得引火烧身,我们要量力而行……”
“防?怎么个防法?”周恩来插话道:“积极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中朝边界1000多里,需要多少部队?而且年复一年都要准备打,不知他哪一天打进来,既然早晚要打,我看还是早打好……”周恩来一向很少与人争辩,可这一次也加入了进来。
“要我看,早晚都要打,那不如晚打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