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篇是孙子兵法的首篇,本篇开宗明义,首先指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应持慎重态度,接着,孙武又论述了进行战争必须考察的五个方面。

    第一是“道”,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进行这场战争是否是正义的,是否得民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上下一致,生死同心;才能同仇敌忾,同凶恶的敌人进行决死斗争。

    第二是天时,天候寒暑,这对战争的胜负太重要了,古往今来的许多重大战例中,天候份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还记得历史上外强两次对俄罗斯的入侵吗?

    一次是19世纪初叶拿破仑率领的法兰西大军对俄罗斯的征服,一次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希特勒对苏联的入侵。拿破仑的大军一度占领了莫斯科,而希特勒的铁甲部队也曾攻击到莫斯科城下,远远地望见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但是他们都没取得战争的胜利,西伯利亚和靠近北极圈的严寒帮了俄罗斯人的大忙,漫天飞雪,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使得入侵者无法进行战斗,没有饮用水,没有温热的食品,没有取暖的房屋,更为可怕的是,枪拴被冻结在枪筒里,炮筒被无情地冻裂,希特勒的取胜法宝——所向披靡的装甲大军,油箱被冻成冰疙瘩,一辆辆坦克成了一堆堆废铁……

    拿破仑的神话破灭了,这位常常以胜多,屡战屡胜的杰出的军事家,被俄罗斯的飞雪打败了,当他一路回撤一路被俄国人追杀的时候,才真正感到了天时的力量,他回到莱茵河畔,清点人数的时候,才发现只有98名亲兵跟随自己跑回来,他那仗以征服世界的近百万大军,都倒毙在风雪凄迷的远征路上。希特勒的结局就更为狼狈,本来,他已经知道俄罗斯严寒的可怕,拿破仑的教训他是并非不知道,可他太自信了,自以为3个月可以来亡苏联,于是,他在1941年的6月发动了战争,准备在入冬前结束战斗,很可惜,他未能如愿,当着严寒降临的时候,他那胜利进行曲已失去原有的声调了;当着飞雪三度飘零时候,苏联红军居然大举反攻,一直打到莱茵河畔……

    天时不光对战争有用。

    记得95甲A足球联赛上,济南泰山队与上海申花队狭路相逢,即将上演一场世纪之战的夺冠之战。

    在8月的全国足球绵标赛上,两队双双杀入决赛,因此,人们把这场子比赛看作是提前上演的龙虎斗。

    本来,两队水平相差无几,他们都是一路过关斩将,杀出重围,最后进入决赛的,沪军技法娴熟,打法凶悍,又有多名洋将助阵,实力自非泛泛,而鲁军身高体壮,敢冲敢打,半决赛中竟将原来的十冠王——东北辽宁队净灌四球。

    两强相遇,在鲁军主场决战,应该说,胜利的天平略向泰山倾斜,谁知比赛之时,老天突降暴雨,绿草坪上积水尺深,鲁军将士跑起步来摇摇晃晃,重心不稳,传切配合,便无从谈起,反观沪军,如鱼得水,控射自如,于是一场原本龙虎相争的大战演成了沪军的射门表演,鲁军连失四球,惨遭败绩。

    由此可见天时之重也。

    孙武在强调上述五个必然条件后,笔锋一转,点出战争的特征:

    兵者,诡道也。

    正是囿于战争的这个特征,因此,战争取胜的基本原则,便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怎么办?

    1950年10月4日。

    会议室里像着了火,烟雾腾腾。

    毛泽东呷了一口茶水,又就着烟蒂,眯着两眼,续上一根新烟。

    他面有暗色,眼眶红肿,留意看,会发现他嘴唇上烧起两个燎泡。

    建国之初,万事纷纭,作为一国之主的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