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多名水手组成了水手营,船只也编了号。
前面是汹涌激荡的黄河,身后是陕北黄土高原。站在黄河渡口,毛泽东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从1947年3月18日至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转战陕北,凡一年零五天,行程2000多华里,途经12个县,驻足38个村庄。这是一次艰难而伟大极富意义的行程。
1948年4月1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一行翻越长城岭到达阜平县西下关村。
当即由任弼时主持召开有部分县、区委书记参加的座谈会。在阜平参加土地改革和整党试点工作的邓颖超也赶来出席座谈会。她同周恩来已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了。见面时,毛泽东握着邓颖超的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坚持在第一线工作,取得了成绩,又有了经验,很好啊。可你这个后勤部长没有当好。这么久,你连到前委慰问也没有啊。可苦了恩来呀。”
邓颖超笑着说:“周恩来身体很好,又有警卫员照顾,又有主席的关心,我不去也很放心呀。”
毛泽东开玩笑地说:“那可不行。我们都代替不了你这个后勤部长啊。”
周恩来也笑着说:“通信联系,也等于见面了。”
13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和党中央机关从西下关村出发,前往城南庄。
城南庄是中共晋察冀党政军机关所在地,聂荣臻是晋察冀党政军的主要领导人,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他的指挥所离城南庄还有一段距离,虽然简陋,但不失幽静清雅。一片新盖的白色灰顶平房,修在山坡上。
听说毛泽东要来,聂荣臻和晋察冀中央局领导人认真进行了研究,并派晋察冀中央局副秘书长周荣鑫带领一个小分队赶到五台山去迎接毛泽东一行。
当时,华北战事正紧,城南庄一带敌情复杂,聂荣臻出于对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安全考虑,命保卫处在城南庄实行短暂的戒严。但山里人有着自己的奇思妙想,虽然不知道来到城南庄的是什么样的大人物,但看到聂司令员都走出老远去迎接,认定要来的是个很大的官儿,于是他们扶老携幼,攀梯登房,居高临下观望。一双双睁大的眼睛专注着街心。
傍晚时分,毛泽东一行来到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聂荣臻、刘澜涛、萧克等晋察冀党政军领导人高举火炬,到菩萨岭以北迎接。
聂荣臻等人等候多时,远远看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逶迤而来,焦灼的心一下子踏实了。
“荣臻同志,我和恩来、弼时来打扰你呀。”毛泽东下车笑着和聂荣臻等握手。
“这一路不好走吧,听说西边下了雪。”聂荣臻关切地问。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下了雪,好风景!五台山上一片洁白,整个世界一片洁白,多惬意呀!荣臻呀,严冬已经过去,这春天的雪,踩上去咯吱咯吱的,我心里蛮舒服唆。”
周恩来也高兴地说:“一到龙泉关,我们就有这样的感觉了。一路上经过的村庄,群众都是这样的热情。”
4月23日,周恩来、任弼时等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毛泽东因准备出访苏联而继续在城南庄留住,并为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准备。
4月25日,毛泽东致电在西柏坡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提出了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的议题,包括邀请港、沪、平津等地各中间党派及民众团体的代表人物到解放区,商讨关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成立临时中央政府问题;关于在今冬召开二中全会的议题;关于酌量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问题;关于消灭某些无政府状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