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棋盘式的高大防风林里,我们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幼小树苗,安稳地整齐站立在低暖的地方,欣欣向荣地在茁长着。我们参观了三鸟场和畜牧场。牧鹅的姑娘,挤奶的女工,养猪的老汉……在清水池塘边,和整洁的厩房里,紧张而又悠闲地工作着。在鸡栏里我们看到一群火鸡,垂下文采辉煌的双翅,一只只彩船似地向着我们稳稳地驶来。猪圈里有日本猪和荷兰猪,但是最好看的还是本地种的猪,雪白的背上,堆着沿着浅灰色边的大黑花点,这种猪是我在别处所没有见过的。
我们参观了雷州青年运河工程,到了新建成的鹤地水库。
生长在北方的我,从来没有想到祖国极南端的雷州半岛会是个缺水的地方!主人们笑着向我介绍:雷州地区,平原地带多,森林丛草少,通过这地区的九洲河,河床窄浅,有雨就泛滥成灾,不起灌溉的作用。一九五八年,在党的领导下,雷州十万人民,特别是青年,用了十四个月的工夫,开出一百七十四公里长的青年运河。他们截断了九洲河,建了水库。在运河通过的道上,凸出的地方挖深了,凹下的地方兴修起槽道,引出一股潺潺清澈的河流,来灌溉雷州半岛的二百五十万亩土地。我们站在鹤地水库堤边上,只觉得它微波粼粼,远山围抱,和密云水库、十三陵水库的面貌大同小异,有如同胞姐妹。倒是未到水库之先,路上所看到的矗立的高大的槽道,地上望去,好似在江上仰望长江大桥一般,十分雄伟,十分美丽。将来这里桥上走车,桥下行船,这种奇观,是密云水库和十三陵水库所没有的。去到水库的路上,在赤坎地方,经过一座很短的“寸金桥”,但是这座桥的意义却不小,它纪念了一八九八年至一八九九年间,当地人民奋起抵抗法帝国主义者的英勇事迹。他们把祖国的一寸土地当作一寸金子那样地护惜,他们据河苦战把法帝国主义者的强占土地,从一百几十里缩小到十几里!我们下了车,读了桥上的碑文,在窄窄的河边,一棵很大的缅甸合欢树下,徘徊瞻仰了许久。
南三联岛之行,也是使人永不忘怀的。这天天气晴和,我们到了码头,那里停着一艘登陆艇——登陆艇船头的栏杆,放下来是跳板,吊上去就是船栏。出去时,迎着清新的海风,归来时,望着朦胧的落日,在来去的航程中,我就没有离开栏杆一步!真的,从离开海滨生活起,好久好久没有在小艇上作过乘风破浪的海行了。
南三联岛本是十个孤岛,解放前这里住着三万多农民和渔民。这些人整年整月地要和潮、沙、风、旱四种自然敌人,作殊死的搏斗。再加上帝国主义者和反动派的罪恶统治,磨死的、逃荒的、已经所余无几了。解放后,党领导了岛上的居民清了土匪,反了恶霸,一步一步地解决了饮水、烧柴等等迫切的问题。本来这些岛上的人民,要到湛江一趟,至少要渡过七次海,自从一九五○年开始了联岛的工程以后,人民生活又大大地提高了。他们不但填了海,还种了树,圈出田地,盖起水堤,把这几个小岛,链条般接在一起,建设成一个树木葱茏,庄稼遍地的水林……我们站在船头上,听着这一段神话般的改造自然的奇迹,四十分钟以后,南三联岛就已青葱在望。我们从东调岛湖村湾上岸,已经有辆大车在滩头等着。沿着一条平坦的大道,经过好几个鱼池、盐田、稻田和错落的新盖的民居,直到东头灯塔岛的招待所。这招待所的一排楼房,荫蔽在万木丛中,我们从大路下车,在沙地上走了几里路,正觉得有些炎热,一进入这片木麻黄树的深林,骤然感到凉透心脾,在清鲜的空气中,抬头相顾,真是“人面皆绿”。原来这岛上从一九四九年起,就开始造林,在离海七八步的沙滩上,种上密密的木麻黄树。这里的林带面积长六十华里,宽五至十华里,面积共有十万亩。
这十二年之中木麻黄树已葱郁成林,海水也后退了有一百公尺,就是这座木结构的招待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