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小的,单瓣的,双瓣的,垂丝的,成串的……几乎没有一种不是红的。在浓绿的密叶衬托之下,光艳到不可逼视。乍从严冬的北方到来的人,忽然看到满眼的红光,真是神摇目眩,印象深得连睡梦也包围在一片红云之中!这些花名,有的是我们叫得出来的,如一品红,垂丝牡丹,夹竹桃……但多半是初次听到的,如炮仗花,龙吐珠,一串红,毛茸红等等,有的花名连陪我们的主人也不知道,他们只笑答:“横竖是大红花呗!”他们那种司空见惯满不在乎的神情,真使人又羡又妒。说到草,所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天涯何处无芳草”,才真是这里的写实。我们随时俯下身去,捡起一片叶子,在指头上捻着,都会喷出扑鼻的香气。哪怕是一片树叶,如柠檬桉,闻着也是香的。摘过树叶的手,再去翻书,第二天会发现书页上还有余香!

    主人说,可惜我们种树的日子还浅,飞来的鸟儿还不多。

    但是蝴蝶真是不少,而且种类还多。我们常看见相思树上飞舞着一团一团的蝴蝶。在文采光华的地方,连蝴蝶也不是粉白淡黄的!这些蝴蝶翅翼的颜色,就像虎皮一样,黄黑斑斓。

    它们不是成双捉对地飞,而是一群一群地上下舞扑,和乳虎一般地活泼壮丽。此外还有翠蓝色的像孔雀翎一样的蝴蝶,在红情绿中闪出天鹅绒般的柔光,这都是北方所看不到的。

    其实,花木也好,草虫也好,都不过是我的画图中的人物的陪衬。这十几个月之中我脑子里始终忘不了在湛江招待我们的主人。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一直从长白山、大别山、太行山,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地打到海南岛,最后他们“解甲归农”。他们在这里披荆斩棘,开辟出几十万亩广阔平坦的田园,他们用木麻黄和其他高大的树,种植出棋盘般的防风林带,围护了农林作物,改良了环境,调节了气候。他们在这些标准林园里,办着社会主义农业企业,为祖国生产了许许多多的物资财富,加速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他们在对敌战争中是最勇敢的战士,在建设时期是最辛勤的劳动者,在招待客人上又是最热情的主人。他们热情洋溢地把我们当作远别的亲人一般,带领我们参观了他们开创出来的家园,给我们介绍了周围环境里过去和现在的一切。他们白天陪我们参观,晚上和我们畅谈,到现在我的耳中还不时地响着激动的一段叙述,热情的一声招呼……在这些声音后面,涌现出一个个熟悉的人:中年的,年轻的,豪爽的,拘谨的,泼辣的,腼腆的……这些形象和他们背后的蓬勃浓郁的画景,不断地一幅一幅向我展开……他们把我们从飞机场簇拥到赤霞山海滨招待所。这是一个童话般美丽的地方。我们头一夜就兴奋得没有睡稳,早晨一睁眼就赶紧起来,走到窗前,纵目外望:十几座楼房错落地隐现在繁花丛树之中。在近处,一丛翠竹旁边立着高出屋檐的一品红,盘子大的花朵,就像红绒剪成的那么光润。再远些,矮的是大叶子的红桑,稍高的是嫩绿叶的玉兰花树,最后面是树梢上堆着细小的黄花的相思树。这一层层深浅浓淡的颜色,交融在一起,鼻子里闻到沁入心腑的含笑花和玫瑰花香,耳朵里听到树影外的海潮摇荡的声音。就在这种轻清愉快的气氛里,我们开始了幸福的十天!

    我们首先参观了他们农场里面的热带植物研究所。在会客室中饱餐了他们种出来的花生和香蕉,痛饮了他们自己种出来的咖啡,然后在种植园中巡礼。这里真是祖国的宝地,从东亚各地引种过来的,如油棕、咖啡等经济作物,都生长得很茂盛,在我们惊奇赞赏之下,主人们不但往我们车上装了许多新从树上摘下的木瓜、香蕉和甘蔗;还往我们手里和口袋里塞了许多珍奇的花果,如九里香、玉兰、玫瑰茄、乳茄、番鬼荔枝等,一路走着,愈拿愈多,压得我们胳臂都酸了。第二次参观的是他们的湖光农场的一部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