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读完这本《没有织完的统裙》①,兴奋得如同看了描写兄弟民族生活的电影一样,它把读者引到色彩浓郁的环境里,丰富奔放的生活中去。

    《没有织完的统裙》是一位兄弟民族作家——白族杨苏同志写的关于祖国云南省内兄弟民族的生活的短篇集。这本书有它的特色,也可以说是因为他所描写叙述的对象,有它的特色。这些故事的背景是:青翠的山崖,碧绿的流水,深郁的树林,鲜红的花朵,肥美的田地……这些故事里的人物是壮健的、纯朴的、美丽的、粗犷的、热情的,刚刚挣脱了封建统治的少数民族弟兄姊妹。故事的发展是在他们和自己陈旧的风俗习惯作坚持的斗争中、在他们和汉族弟兄开始同工共事而日益亲密团结中,慢慢地引伸出来,中间穿插着许许多多兄弟民族的丰富多彩的起居服食、节庆歌舞,和极其形象化的兄弟民族所常用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这样,就使每一段故事都显得绚烂照眼,如火如荼!而一切的一切,又归纳在解放后的党领导下的崭新的边疆兄弟民族的生活。我想,假如这些故事让一个汉族作家来写,若不是在那里生活①《没有织完的统裙》,白族杨苏着,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作者过许多年的,也许写不出那么细致周折的情节,不用谈别的,就是那些花草鸟兽之名,已经够人探讨考证的了。

    在这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亲如兄弟》那一篇。受尽了汉族地主和本地的土司欺凌的傣族弟兄——卖哏,对于来帮助他们插秧的汉族协作队,是没有信心的,他又怕汉人“欺负”他的牛,于是他偷偷地把牛牵到山上藏了起来,但是当他看到协作队长王力和其他汉族队员拼出死命来自己犁田,又在江洪暴涨的时候跳下水去保卫堤堰,这些活生生的“亲如兄弟”的事实,把卖哏彻底地感动了,于是他在间不容发之顷,砍下一根龙竹,来不及削下枝丫,就跳入急流之中,去救王力!

    这几段文字是写得出色的:

    是没有一个人直起身喘口气,汉族和傣族男男女女四十来个人的心比太阳还热,四十多双眼睛,看着王力他们前进的脚步,踏过傣族人民的土地,听着他们“杭唷”

    “杭唷”的哼声,全心只想着一件事,“栽呵,栽呵,抢时间栽呵”。

    正在王力他们代牛犁田的时候,社主任帅恩相从田埂上挑着一担秧子来了:

    挡住王力他们,激动地大喊:

    “者弄老王,耕牛在这样辣的天气也不犁田啊,不能这样,不能这样!”

    王力额上的汗水,滴进了他的眼里,他艰难地睁着眼睛说:“社主任,没有关系,我们是来帮助傣族兄弟栽秧的,再苦点我们也高兴啊!”

    帅恩相紧紧拉住牵绳,望着他们肩膀上勒进去的紫红印痕,含着泪水道:

    “者弄老王,不能再这样,除非你们从我身上耙过去!”

    这些对话,是共产党和毛主席派来的汉族兄弟和傣族兄弟的,呕心沥血的情感沸腾的对话,这对话和幸福的眼泪在一起,把汉傣两族人民的心都滋润了。

    底下一段关于卖哏的感受的描写,也是有力的:

    踉踉跄跄地走到田埂上,似乎所有的眼睛都在怒视他,那些眼泪仿佛滚烫的开水浇在他的心上。在这个集体中,他像一个被遗忘了的旅客,孤零零地蹲在一个角落里,享受不到兄弟般的关怀,也享受不到集体温暖的友谊。他拼命地扯着田埂上的野草,把扯下的野草掐碎,在手掌中拼命地揉,好似只有这样,才能解除他心中沉重的负担。唉!这些是共产党毛主席教出来的汉人,是傣家人的亲兄弟啊,怎么才能赎回自己的错误呢?!

    汉族协作队在傣族兄弟中间,显示了他们是党和毛主席伟大民族政策的化身,使汉傣人民之间,水乳交融,亲密无间,他们誓愿要把这一大片荒地,变成良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