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县城东南面有一个小乡场名叫歧亭,附近有一个依山伴水、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名叫杏花村。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文人墨客曾在这里写文赋诗,留下千古绝唱。传说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任黄州刺史时曾来过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是杜牧看到杏花村秀丽景色写下的。宋朝大文人苏东坡因为遭政敌排斥,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出了东京汴梁城,一路向南走来,渡过淮河,进入光州地界,沿光黄大道到了麻城岐亭,看到老友陈季常正在杏花村外驿道边等候。苏大文人遭贬职的烦恼因老友重逢抛到了九霄云外,即兴赋诗曰:“昨日云阴重,东风融雪计。运林草相音,近舍烟火湿。下有隐君子,啸歌方自得。知我犯寒来,呼酒意颇急。”苏东坡在杏花村老朋友家住了五天,方赴黄州上任,后来又数次从黄州来杏花村拜会老友,把酒叙旧,写文赋诗。
到了明末崇祯年间,杏花村景色依旧,百姓淳朴。村中有一姓罗的人家,租种了财主十亩水田,春播种,夏除草施肥,秋收获,一年辛苦,收的粮食除了缴地租,勉强够家里人生活。罗老汉有一儿一女,儿子十五岁时患伤寒死了,剩下一个女儿,名字叫罗娟,是杏花村的一朵花。十七八岁的时候,白嫩嫩的瓜子脸,水灵灵的大眼睛,细细的腰,高高耸起的胸,漂亮好看,人见人爱。罗老汉和罗大嫂看到女儿一天天长大,一天比一天招人爱,又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女儿长得好看,人见人夸;愁的是女儿长得美,引来周围几十里方圆的好色之徒围着转;一些财主、有钱大户人家请媒人上门提亲,承认了东家的亲事,会得罪西家的财主,愁坏了罗娟的父母。
罗娟长大了,懂得了情,知道了爱,她没有被媒人夸耀的男方住宅华丽、田地广阔、商铺众多所迷惑。姑娘不是贪爱钱财的人,她要选一个真心实意爱自己、喜欢自己的人做丈夫。
其实,罗娟心中早就有了人。
罗娟心中的人姓陈,名字叫陈雄义,家也在杏花村。父亲是举水河上撑船运货的船夫,家中有一只不大的木船,在麻城装上商家收的山货运到黄州,或在黄州装上布匹盐巴运回麻城,一年辛辛苦苦,挣回银两供妻儿生活。陈雄义小时候曾到歧亭的私塾读过书,上过学,认识字,会读“人之初,性本善”,附近农民家的孩子都非常羡慕。罗娟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傍晚,牵着大牯牛在草坡上放,遇到几个坏孩子欺负,一个男孩抓住罗娟的小辫,另外一个男孩夺过她手中牵牛的麻绳,把牛往举水河中赶。罗娟吓坏了,“哇哇”叫着哭起来,几个坏孩子拍着手哈哈笑。正好遇到小雄义在歧亭私塾放学回家,打抱不平,冲上前和几个坏孩子搏斗起来。虽然被坏孩子打得鼻青脸肿,终于从坏孩子手中救出了小罗娟,还帮着从举水河中赶回了大牯牛。
从此,陈雄义和罗娟经常在一起玩耍,小雄义教罗娟认字,还把母亲放进书包、让他带到学校吃的火烧粑送给罗娟吃。
冬去春来,一年又一年,陈雄义和罗娟长大了,陈雄义长成了高大英俊的小伙子,罗娟成了漂亮的大姑娘,一对青年男女的心里悄悄埋下了爱情的种子。陈雄义子承父业,成了举水河上的船夫,罗娟下田种地,回家煮饭喂猪。有空的时候,两个人邀约到歧亭街上玩耍,到村子附近杏花林中谈心。
一天清晨,罗娟刚刚起床,正帮着母亲烧火煮饭,听到屋后有画眉叫的声音:这是她和陈雄义约定的暗号,陈雄义来找她就在屋后杏树林里学画眉叫,罗娟有事找陈雄义就在举水河边大柳树下装小狗叫。罗娟听到画眉叫,一声比一声响,知道陈雄义来了,扔下手里的柴火出了茅屋门。罗大嫂看见女儿慌慌张张往外走,猜出是去与陈雄义会面,当妈的知道女儿的心事,也看出陈雄义是一个诚恳踏实、有侠义心肠的好人,不反对女儿和陈雄义交往。只是看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