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融洽关系,制造谈话的气氛

    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说句笑话,讲点让人高兴的事情,拉近了感情距离,效果就会好得多,哪怕煽情些也不伤大雅。

    2.要注意谈话的态度,要亲切自然,消除对方谈话的戒心

    如果对立情绪较大,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暂时延缓谈话,或者“曲线交谈”,从另外的事入手。在亲切之余,要注意诚恳。

    3.谈话要有的放矢,目标明确,不能让对方感到无所适从

    最后,要注意选择方法,增强谈话的效果。一位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根据谈话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直接奔向主题,也可以迂回进行。

    这些原则和方法的核心在于清楚地认识谈话对象,从谈话对象的角度去决定沟通的方式和内容,所谓“谈心要抓心”。

    此外,说话还要动听入耳。因为,交流总是双向的,不论是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还是和别人随意交谈,除了说话的自己(说话人)以外,还有说话的对象(听话人)。为此,说话人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看对象,从对象的不同特点出发,说不同的话,从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达到说话的目的。

    在领导与别人进行谈话时,要正确理解对方所说的含义,就要仔细听清听懂对方所说的话,这是成功交谈的第一步。如何做到呢?下面就给你介绍一些基本的原则:

    1.专心致志地倾听

    专心致志地倾听讲话者讲话,要求领导在听对方讲话时,特别聚精会神,同时,还要配以积极的态度去倾听。

    为了专心致志,就要避免出现心不在焉“开小差”的现象发生。即使自己已经熟知的话题,也不可充耳不闻,万万不可将注意力分散到研究对策问题上去,因为这样非常容易出现万一讲话者的内容为蕴含意义时,我们没有领悟到或理解错误,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2.精力集中地听

    这是倾听艺术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据心理学家统计证明,一般人说话的速度为每分钟120~180个字,而听话及思维的速度,则大约要比说话的速度快4倍左右。因此,往往是说话者话还没有说完,听话者就大部分都能够理解了。这样一来,听者常常由于精力的富余而“开小差”。那么万一这时对方讲话的内容与我们理解的内容有偏差,或是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后悔已来不及了。

    因此,身为领导,必须注意时刻集中精力地倾听对方讲话。用积极的态度去听,而不是消极地去听,这样的倾听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在倾听时注视讲话者,主动地与讲话者进行目光接触,并做出相应的表情,以鼓励讲话者。比如,可扬一下头,或是微微一笑,或是赞同地点点头,抑或否定地摇摇头,也可不解地皱皱眉头等等,这些动作配合,可帮助我们集中精力,起到良好的收听效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交谈过程中,当对方的发言有时让我们不太理解,甚至令人难以接受时,万万不可塞住自己的耳朵,表示出拒绝的态度,因为这样的做法对谈话非常不利。

    作为一名领导,应该养成耐心地倾听对方讲话的习惯,这也是一个成功领导个人修养的标志。

    3.有鉴别地倾听

    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领导为了达到良好的倾听效果,可以采取有鉴别的方法来倾听别人的发言。通常情况下,人们说话时是边说边想、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有时表达一个意思要绕着弯子讲许多内容,从表面上听,根本谈不上什么重点突出。因此,领导就需要在用心倾听的基础上,鉴别传递过来的信息的真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即可抓住重点、收到良好的倾听效果。

    4.克服先入为主的倾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