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性的、重要的、关键的、意外的问题必须亲自处理,对那些局部的、次要的、一般的、正常的工作,则尽可能地让下属去处理。如果领导者做工作不讲科学,一味蛮干,虽然忙忙碌碌,到头来却很可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古今中外领导者在集权和分权问题的处理上,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西汉丞相陈平,有一次皇帝问他:“全国一年判决多少案件,收多少钱粮?”他回答:“这些事,可问主管部门。丞相只主管群臣,不管这些事。”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分权管理,曾被美国人誉为“东洋魔术”。松下电器公司从1932年起实行“产品分类事业部体制”,以后又不断完善这种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各事业部有极大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在规定资金使用范围和获得利润额的条件下,对所管产品的开发和人、财、物与产、供、销有权自主经营,全面管理。总公司不干涉事业部部长的正常工作,这样就大大激发了事业部的积极性。当松下电器公司开始制造电热锅时,东芝公司的电热锅早已独占鳌头,雄踞市场。此时,按常规的办法,就会利用别的产品的利润来补偿电热锅的生产,以促进它的发展。可是,松下电器公司却与众不同地把它从原来的电热器事业部中分离出来,成立了一个独立的事业部,使得电热锅事业部不得不绞尽脑汁,苦心经营,以图生存和发展,这样分的结果,终于使松下电器公司的电热锅占有了50%的市场份额。
诸葛亮被后世誉为智慧和聪明的化身,但他的致命弱点便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他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的托孤之重,“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夙夜忧叹”,终于积劳成疾,只活了54岁就谢世了。连他的对手司马懿也曾预料到“食少事烦,岂能长久?”。后人在推崇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和运筹帷幄的超人才华之余,又对他事必躬亲的作风不胜惋惜。把大小事情都自己包揽起来,日夜拼命干的领导者,一方面自己忙得团团转,甚至像诸葛亮那样累死,而另一方面,下属被夺去了应有的权力,其积极性大受挫伤。《韩非子》中“乐池用门客”的故事就是一例。中山国相国乐池,奉命带领百驾车出使赵国,为了管好队伍,他便在门客中选出一个能干的人带队。走到半路,车队不听指挥乱了行列,乐池责难那个门客说:“我认为你是有才能的人,所以叫你来领队,为什么弄得半路上就乱了阵脚?”那门客回答:“你不懂管理技术,要管好队伍,就要有职有权,能根据各人的表现对他实行必要的奖惩。我现在是下等门客,你没有授给我这方面的职权,出现失误为什么要怪我呢?”
所以,领导者要腾出精力、时间抓大事、想全局,就必须使用分权术,要想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就必须坚决授权。授权,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领导者将应属于下属的权力授给下属,对领导者来说,授权是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的领导技能。
授权是一种重要的用人艺术,是分层管理的需要,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手段。大胆授权对领导者来说,既是必要的,也是有利的,它可以使领导者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可以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发挥其特长,提高工作效率。凡是高明的领导者,无不精于授权。刘伯承同志历来强调各级干部要“执事者各执其事”,他最反对两种做法:一是领导者“包打包唱”,不注意发挥下级和群众的积极性。二是工作“踢皮球”,自己不动手,专叫别人干。他在主持军事学院工作时,就提出了“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共同学习政治,各自钻研业务”,“机关横宽纵短,单刀直入基层”三个口号。美国前总统里根也非常精于授权之道。他曾对美国《幸福》杂志记者说:“让那些你能够物色到的最出色的人在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