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以最终能够统一北方。

    建立后赵,登上皇位之后,石勒对昔日的仇敌能够宽恕相待,团结起来以为己用。有一次,他回到故乡,与乡亲父老们共餐对饮,闲到平生事迹,十分欢快。石勒在家时,跟李阳是邻居,为了争夺麻田,经常互相殴打。饮酒时石勒没看见李阳,便问:“李阳乃是壮士,为什么不来?”又说:“为麻田起冲突是布衣百姓之间的争斗,我现在拥有天下,怎么会与百姓为仇呢?”于是派人去召唤李阳。李阳来到后,石勒与他举杯共饮,抚着李阳的手臂笑着说:“我往日吃了你不少老拳,你也尝尽了我的毒手,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也算是我俩的交情啊。”随后赏赐给李阳一间住宅,任命他为参军都尉。

    还有一次,参军樊坦生活十分清贫,石勒升他为章武内史,樊坦入宫辞谢,石勒见到他衣服破烂,非常吃惊,问道:“樊参军为何清贫至此啊?”樊坦性格质朴,照实回答道:“遭遇羯贼无道,所有的家产损失殆尽。”石勒笑道:“羯贼如此暴掠,现在我应该予以补偿。”樊坦这才想起石勒正是羯族,羯族在后赵被称为国人,说羯人为羯贼是触犯律法的,因此大惊失色,立即五体投地求饶。石勒反而安慰他说:“我的律法是为了提防那些无赖的俗人,与你这样的前辈老先生无关。”于是赏赐给樊坦车马和衣服,还有钱三百万。

    为人君主者若能雅量待下,则天下必能归心,朝政必能日盛。对石勒来说,难能可贵的是手握生杀大权之后能够原谅原来的仇敌,更能容忍别人的无意冒犯。像这样的人,必能达到人生所能实现的顶峰。因此,作为一名领导者培养自己有容人的雅量是非常重要的。

    宋太宗时,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孔守正官拜殿前都虞侯。一天,他和同为武将的王荣在北陪园侍奉太宗酒宴。

    由于都是豪爽之人,两个人在酒宴上推杯换盏,大声谈论战场上的英雄之举。不一会儿,孔守正就喝得酩酊大醉,和王荣在皇帝面前争论起守边的功劳来。两个人越吵越气愤,脸红脖子粗,甚至忽略了在场的太宗,完全失去了下臣的礼节。侍臣奏请太宗将二人抓起来送吏部去治罪,太宗不同意,只是让人送二人回家。

    第二天,二人酒醒后,一齐到大殿向太宗请罪,太宗说:“朕也喝醉了,记不得有这些事。”二人感激涕零,发誓更加努力地坚守职位,誓死效命。百官也特别佩服感念太宗的宽容。

    身为天子,太宗面对两个大臣酒醉之后在自己面前争功的事情,必会有一些嫌恶,但是在他们醒后请罪之时托辞说自己也醉了,既没有丢失朝廷的体面,又让孔守正他们知道警醒,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作为君主,拥有四方,要驾驭群臣,没有过人的度量是不可能做到舒心,做到成功的。现今为领导者担当着权衡大局的责任,也应该培养这样的胸怀,才能使众心归一。

    李沆在宋真宗时任宰相。有一天,他在途中被一个儒生拦住上书,慷慨陈词,历数其短。没想到,李沆不但丝毫没有发怒,反倒向他致谢,谦逊地说:“等回家,我一定会慢慢自己看的。”儒生还以为是李沆对他怠慢,十分不满。一路跟随着李沆,并斥责说:“你身居高位却不能兼济天下,还不愿意引退,长时间地堵塞贤人上进的道路,难道你心里一点也不感到愧疚吗?”李沆在马上恭恭敬敬地答道:“我多次请求引退,但主上都没有应允。”尽管被这样一位不知名姓的儒生当街斥责,李沆脸上始终没有一点怒色。

    其实,李沆并非是儒生所说的“居大位不能济天下”的宰相。宋真宗对他的评价是:“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事实的确如此,他在职期间,对国家是有贡献的。

    李沆自幼十分好学,器度宏远,中进士后,任着作郎,应试时得到宋太宗的赏识,召入翰林院为学士,后来又任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