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怒是一种颇具进攻性的情绪行为。这种情绪对领导的威信、形象、工作成效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企业领导发怒也有二重性。当怒则怒,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明显地传递给接受者,树立起大家强烈的责任感、正义感,有利于团结大众,处理危机,这是积极的一面。如在企业中,大是大非问题,当怒则鸣,无不使人痛快,使员工凝聚,使工作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发怒的危害亦不可不察。盛怒之下,易失去理智造成决策失误。
再者,领导轻易发怒,因小事而怒,有损领导自身的形象和威信。在众人眼里,领导者就应该具有宽阔的胸怀,宽容大度,不计前嫌,不计小过,不念旧恶,能容人容事。刘邦能够虚怀若谷、从善如流、隐忍为上,才导致天下英雄归其麾下,最终赢得天下。哲学家奥里留斯说:“愤怒是脆弱的标志,显示受创和畏缩”。发怒不仅耗精力时间,也有损尊严和形象。
作为企业的领导也一样,轻易发怒造成了下属的恐惧心理和憎恨逆反心理,下级因失信失宠而拉大了与领导间的心理距离。接着就是沟通困难,矛盾得不到处理化解,积怒增多,关系紧张,甚至你攻我防,你守我攻,严重影响干群关系,导致领导的激励作用消失,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环境毁之贻尽。最后导致组织的解体,或“大换血”式的重组。
处理愤怒的原则是:停止—思考—行动。思考的步骤是写下以下的问与答:我现在碰到什么难题?我正在或正想做什么?这样做有益吗?我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我该怎么做?正确的做法是:对事不对人,并以直述句进行;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批评对方;注意时机的适当性,把握语言及肢体语言;向适当可靠的人倾诉;还可以采取搁置法,告诉自己改天再谈;另外需要拓展心理空间。
那些不为琐碎小事轻易动怒的人往往是心理空间较大的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不记小人过”,这就是形容那些宽宏大量的人。宋朝时有位宰相,他的家人在跟邻居争地界时吵闹不休,于是给他写了封家书,想让他派人处理一下。当时宰相回信说: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信很是惭愧,于是自动让了三尺;后来邻居听到了这件事也很感动,也让了三尺。这就成了后来很是闻名的“六尺巷”。
另外,要养成接受他人劝告和自我暗示的习惯,从外部诱导中获取制怒的信息和力量。如林则徐就曾在自己的厅堂上高悬“制怒”大匾,每当他遇事欲怒时,就抬头看看这两个字,以自我控制来避免发火。
想要成为一个成功领导者,在面临负面情绪时,不仅要能冷却处理自己的不满,有效管理自我情绪,还要能正面影响、管理下属的情绪。以公司立场而言,如果下属犯下过错,或是陷入对上级不满的状况时,领导者务必先舒缓下属的怨气和怒气,设法让其情绪平稳,同时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接下来,员工自然就会进入反省期,所有的不满将会随着时间而淡化,这样彼此之间的关系才可能有挽回的余地。
1.能量排泄法
对不良情绪所产生的能量可用各种办法加以调整。例如,当生气和愤怒时,可以到空旷的地方去大喊几声,或者去参加一些重体力劳动;也可以进行比较剧烈的体育活动,跑两圈,扔几个铅球,把心理的能量变为体力上的能力释放出去,气儿也就顺了。在过度痛苦和悲伤时,哭也不失为一种排解不良情绪的有效办法。
2.语言暗示法
当不良情绪要爆发或感到心中十分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当你将要发怒的时候,可以用语言来暗示自己: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发怒伤自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