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必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还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其中包含的一个很显着的意思就是做人要学会谦虚谨慎。谦虚谨慎的领导能够在世上安居,并能够达到他的目的。

    对于领导者来说,必须学会谦虚。往往不会谦虚的人都是弱者,而强者往往是谦虚的。

    晏婴是战国时齐景公的宰相,躯体不甚高大,但他很有才干,名闻诸侯。有一天晏婴出门,坐着车子,由他的马车夫驾车。那位马车夫的妻子很贤淑,当御者驾着车子,经过自己家的门口时,她便从门缝里偷看,只见她的丈夫挥着马鞭,显出洋洋得意的样子。当天晚上她就责问他的丈夫道:“晏婴身长不满六尺,当了齐国的宰相,而且名闻天下,但他是那么的谦虚;而你身长八尺,外表比他雄伟得多,却只做了他的驾车人,还洋洋得意。实在为你难为情。”

    有些领导者喜欢把别人的成绩揽到自己的头上,进而骄傲起来,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行进的路上,车轮子吱吱地叫苦不迭。筋疲力尽的马十分惊奇地说:“我的朋友啊,你这是怎么回事?”车轮子说:“难道你没有看到我拉着满满一车东西吗?哎!日子过得真艰苦……”马十分疑惑地转头看看车轮子说:“我的朋友,好像拉着这车的是我,而不是你吧!你为何要连声抱怨呢?”现实生活中就是有些人满腹牢骚,到处吹嘘自己的功绩。其实,他所谓的功劳是属于别人的。

    《尚书·大禹谟》说“满招损,谦受益”,这已被人们奉为至理名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谦虚的领导者最终会得到众人的肯定。

    对于领导者来说,谦虚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格修养。但谦虚的前提是必须为社会付出过艰辛的劳动,而这一种劳动可能已经被社会所认可,可能还不为社会和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想成为谦虚的人就往往不止需要坦荡的胸怀,更需要一种勇气。臧克家评价“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时说,只要春风吹过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一个将谦虚谨慎看作是重要的人格修养的领导者,一定会富于生命力和创造力。

    对于领导者来说,谦虚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学习作风。众所周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步伐而来的是一场学习的革命。面对着扑面而来的新思想和新知识,领导是应该视而不见、固步自封,还是潜心审视、敢于学习?互联网的发展使学习的渠道大为拓展,同样也使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体会的深入变得十分复杂和困难,因此每一个领导者都需要踏实地学习。

    对于领导者来说,谦虚是一种美德,懂得谦虚的领导者必然懂得成功的真正来源。成功并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客观环境,别人帮助和自我努力的共同结果。谦虚的领导能够很谦逊地对待他人,能够为他人的利益着想,而不是过分地关注自己的利益。

    对于领导者来说,谦虚是思源感恩的一种必要理念。只有认真地思源,才能更好地感恩。谦虚是贯彻于思源感恩过程中的必要理念。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发展的原因,需要有谦虚的态度,这样就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更重要的是,谦虚有利于人们找准方向、积极进取。因为时代进步的潮流浩浩荡荡,但身处其中的个人,往往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类历史演变的规律就是如此,在繁荣和歌舞升平中,衰退必将悄然降临。

    领导者做人做得成功的,做事未必做得成功;而做事做得成功的领导者,做人又未必行。

    领导者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事有做事的原则,做人和做事要分开。做人有做人的策略,做事有做事的策略,做人和做事都必须讲究策略,要花心思,而不要简单思考,犯幼稚的毛病。无论做人做事各有多少原则,它们都遵循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