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老师,请带我一起去。”
阿蕊双脚正想踩上轿车的踏板,车门却砰地一声关上。她只瞥到绝尘而去的车内中央,凜然正坐着六十多岁的梅堂。阿蕊放声大哭。
即便如此,阿蕊还是认为等梅堂归来一切就会好转。梅堂在欧洲各地游历数月,于六月返抵横滨。
然而,阿蕊等到的,是被从《波斯菊》同人名单上除名。
据她的年谱所写,就在这一年,她“对创作断念”。
此后阿蕊依旧频频写信给梅堂,据说数目总计高达两百数十封。越到末期越失常,文章前言不对后语,不知所以然,或哀诉或愤慨。有时发电报取消刚寄出去的信;有时仿佛回到从前;有时整个人支离破碎。生活中的阿蕊也几近疯狂,不是叨念着什么如意轮观音如何、观自在菩萨又如何,就是咕噜咕噜地磨着墨,或者把纸揉得乱七八糟。失常的状态逐渐广为人知。
阿蕊在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六)被圭助送进某家精神病院。起先,她还会说“必须创作俳句”,吵着要出院。但后来,终日只见她一个人喃喃自语。
某日,圭助去看她,她非常高兴。
“我替你做了菊枕。”
阿蕊说着递上布囊。当时是夏天,圭助奇怪怎么会有菊花,打开布囊一看,只见里面塞满了凋谢的牵牛花。原来是护士小姐拗不过阿蕊替她摘来的。
圭助的泪水夺眶而出,他暗忖妻子是否在疯了之后才终于回到了他的怀抱。
阿蕊于昭和二十一年(一九四八)死于医院,享年五十七岁。
据《看护日志》记载,她连日“自言独笑”,不知让她这么开心的是什么样的幻觉。
首次刊载于《文艺春秋》昭和二十八年八月
注释:
①有岛生马(ArishimaIkuma,1882-1974),洋画家、小说家,留学欧洲期间,受后期印象派影响,归国后创刊《白桦》。
②柳宗悦(SoetsuYanagi,1889-1961),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被誉为“民艺之父”,参与创刊《白桦》。
③指前往风景名胜或古迹遗址寻找俳句的创作题材。
④对大师门下优秀学生的敬称。
⑤女式和服用的装饰假领。
⑥《万叶集》现存最古老的诗歌集,搜罗日本全国各地各阶层创作的诗歌,素朴地表现出丰富的人性。
⑦南宋周密著,收集唐宋诸人的旷达之语。
⑧日本国内最著名的公募画展。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