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6

    20世纪的社会革命分子,一直到很晚期,才发现了以游击战走向革命之路的手段。究其缘故,或许是因为历来游击

    队战术多属农民运动性质。而农民运动,往往不脱传统的思想气质,在心存怀疑的城市新派分子眼中,大有保守反动、甚至反革命的嫌疑。说起来,在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将革命带往全欧的时期里,所谓各地势力庞大的游击战斗,千篇一律,不都把矛头指向法国吗?那些非正规军的游击活动,可从来不是为了法国,以及法国革命的理想而发动的。因此,一直要到1959年古巴革命之后,“游击队”一词才正式收入马克思派的词汇。至于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国红白两军内战期间,于正规部队作战之外,也曾多次发起非正规队伍的格斗。它们把这种攻击方式称为“游击兵”(partisan)。二战期间,各地受苏维埃精神激发而起的地下抗敌运动,均奉此战术为正宗。回想起来,当年西班牙内战之际,游击式的行动几乎不曾出现,倒真是一件怪事。因为在佛朗哥(Franco)部队占领的共和地区,游击战大有一显身手的余地。事实上到了二战之后,共产党曾从外围组织了势力相当庞大的游击中心。可是在大战以前,游击战根本就不属于革命家的工具之列。

    中国则是例外。在那里,某些共产党领袖(但非全部)开始采用游击战术——时间发生在1927年,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翻脸,放弃国共合作发动清党之后。加以共产党在各地城市(如1927年,广州)策划的暴动纷纷失败,不得不走上游击之路。毛泽东,就是鼓吹这个新战略的主要人物——最终他也因此成为共产党中国的领导人——毛干了15年以上的革命,认清了一桩事实: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在中央政府有效统治之外。毛还热烈崇拜描写中国绿林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从中他又体会到一个事实:自古以来,游击战就是中国社会冲突中使用的传统手段。1917年间,青年毛泽东就曾叫追随他的学生效法水浒精神。1927年,毛泽东在江西山间建立了他的第一个独立游击队地区,以及水浒好汉式的山寨。凡是深受古典教育熏陶的中国人,谁都可以看出这两者之间的神似(Schram,1996,pp.43-44)。

    可是中国革命人的策略,尽管何等英勇动人,拿到国内交通比较进步现代、政府也惯于统治全国地区(不管多么遥远及困难)的国家里面,却完全行不通了。事实上,后来的发展证明,甚至在中国本地,短时间内游击策略也无法成功地开展。国民政府发动数次猛烈的攻击,终于在1934年,迫使共产党放弃了他们在华中各省建立的独立苏维埃红区,开始其传奇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撤退到人烟稀少偏远的西北边区。

    自从1920年,巴西起义军首领诸如普雷斯特等人,在落后的丛林地区倒向共产党之后,没有任何重要的左翼组织再采取游击路线。唯一例外是由尼加拉瓜(Nicaragua)桑地诺将军(CesarAugustoSandino)领导,与支援该国政府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所发生的战斗(1927-1933年)。50年后当年之战又在尼加拉瓜爆发了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SandinistaFrontofNationalLiberation)的革命。[令人不解的是,共产国际却以游击路线的姿态,描绘巴西一位革命分子蓝皮欧(Lambiao)。蓝氏出身绿林,是巴西连环故事书中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而毛泽东本人,一直到古巴革命之后,才成为革命运动的指路明星。

    然而二战爆发,却为游击革命带来了立即且普遍的推动力:希特勒德国及其盟邦的部队,占领了欧洲大部,包括苏联在内的欧洲的大部分领土,各国自有组织地下抗敌运动的需要。希特勒转对苏联发动攻势之后,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