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情形实在令人伤透脑筋……”樊崇叫起苦来。
赤眉军人数膨胀到三十万了。
在这之前的组织甚为单纯,军中阶级只有“三老”、“从事”、“卒吏”三种。至于规则,仅有如下一条:
——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依其伤害程度,受同样之刑罚。
由于总指挥樊崇本身是个文盲,因此,这个集团平时不使用任何文书。
但成为三十万大集团后,再也不能以过去的方式经营了。樊崇遂以一万人为一营,组织三十个营,并以徐宣、逢安、谢禄等人为高级幕僚,让他们负责营纪。美其名为知识分子的这些人,实际上只略通文墨。其中的徐宣略具易学知识,而像他这样的人,已是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了。
虽然赤眉军后来开始使用文书,但还是脱离不掉暴动农民之色彩。
与之相较,因疫病而解体的绿林系造反军,由于有地方豪族参与其间,因而比较没有暴动色彩,保守气氛较为浓厚。
——王莽的政权已到日暮途穷阶段。他很快会下台的。
在地方上静静观望中央态势的豪族们,开始有了这样的看法。他们很想推翻王莽,建立新政权以树立新秩序,奈何他们却没有武力。
——对!和现成的造反军团合作是一条捷径!
他们开始注意到造反军了。比起组织造反军,利用现成的造反军反而来得方便得多。过去站在权力体制一边的地方豪族,对组织造反军根本不在行。不过,要喊口号,他们倒是很拿手的。
——打倒篡位者王莽!复兴汉王室!
不久,绿林军中涌出这样的口号。
由于理想主义者王莽采取重税措施,税目日益浩繁,所以人们过的是苦不堪言的生活,他们正在追怀从前的日子,在这个时候听到兴汉口号,当然立即表示赞成。
为抢东西吃而到处破坏的造反军,态势骤然一变,齐声喊起兴汉口号。膨胀迅速的造反军最大的困难在于短缺粮食和军费。地方豪族在这一点上给予他们援助,正因为如此,而有了鸠占鹊巢的态势。
既以复兴汉王室为口号,就需物色一位皇族,并以之为皇帝。连绵达两百年以上的汉王室,皇族之数何其多。清朝绵延两百六十余年,据说到清末时,与王室有血缘关系的“宗室”多达两万人以上。赤眉军中就有七十多名与王室有血缘关系的人。同样的,在绿林军内也为数不少。
许多人当初参加造反军都是各怀鬼胎。如果要拥戴某人为皇帝,以欠缺自主性的人较为理想。也就是说,这个人只能做傀儡。
他们于是推出绿林系平林军中被称为更始将军的刘玄为皇帝。
这就是更始帝。他以洛阳为据点。
另一边的王莽则在长安,他也是皇帝。只是,长安皇帝运势已近日暮黄昏——这是任何人都看得出来的事。
——大家合力打倒王莽!
洛阳更始帝如此呼吁天下。
——不赶快投入,会占不到好地位!
于是,各地有无数人争先恐后地参加造反军。
——我去和他们交涉看看。我的部下这么多,他们非答应给我许多地位不可。
做此想法的赤眉军总指挥樊崇遂满不在乎地来到洛阳。他是拥有三十万大军的人,更始帝这一边的领导人员当然急欲获得这批大军。但他们担忧的是,租出厢房后,会连正房也被占住。更始帝身边的豪族就是占了绿林军正房的人。因此,他们先把樊崇软禁起来。
“他妈的!竟敢对老子来这一套!”
樊崇气得直跺脚。
所幸更始帝阵营正忙着准备攻打长安,樊崇得以乘隙逃回。
“他妈的!算啥皇帝!更始帝刘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