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帐幕外报告。

    “就系在那里吧!”项羽边说边走出帐幕外。

    情绪正处高昂状态之下的他,于是以慷慨之气赋诗:

    项羽重复吟咏自己的这首诗,虞姬与之相和。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史记》如此描写这个场面,对虞姬后来如何,则只字未提。正史对与历史动向无关的女人遭遇是不会做详细记述的。

    《楚汉春秋》载有虞姬对项羽这首诗的答和之诗:

    后世文人对这个场面做过各种润色。

    一说为,虞姬为使项羽无后顾之忧,咏毕后求项羽赐剑,砍断自己的颈部动脉而亡。据说,项羽起先不允,由于虞姬说了后面的话,才给了她剑——

    贱妾愿意跟随突围,尚请大王惠予借剑。

    另外一说是,项羽为了断绝烦恼,亲自挥剑砍下虞姬首级。

    依据传说,虞姬的头被砍下时,鲜血滴落之处,后来长出惹人怜爱的草,被命名为“虞美人草”,又名“丽春花”或“仙人草”。一说则认为长在她墓地的才是虞美人草。

    虞姬之墓据说在安徽省北部灵璧县之东。在较南方的淮河沿岸,也有被认为是虞姬墓地的所在。虽然这是毫无根据的传说,但有些人认为项羽砍下虞姬的头,并且将其遗骸埋葬后,带着她的首级由垓下往南逃逸,并于途中埋葬。这是由于“两个坟墓”之说,后世人因而编出的故事吧!

    甚至在从垓下逃脱时,项羽尚且以“时不利兮”之词来为自己的失败辩白。他绝不认为自己已被打败,因为他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人。

    ——是天不我予,而不是我项羽的力量不够。

    对此深信不疑的他,于逃亡期间,不断说着这句话。

    举兵时的项羽年仅二十四岁。到争霸天下的最后决战时,他才三十出头。较项羽年长二十五岁的刘邦,这时应已五十五六岁。

    “突围往南方走,回到江东(长江之东)让士兵休息一段时期后,再另谋奋起吧!”

    项羽一边大声喊叫,一边跨上爱马骓。

    由近卫队之中选拔的八百骑精锐跟随于后。

    这是深夜时分。项羽猛然踢了马腹,好像在激励自己不要有所眷恋。

    骓一声嘶鸣,猛然向前奔去。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