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买到了头等厢的票,这可真是件幸事,因为他们带了太多东西:阿尔班的箱子和手提箱,安妮的化妆盒和帽盒。他们有两个行李箱,装着他们可能随时需要的东西,剩下的东西,阿尔班都交给了一个代理人,让他帮忙带到伦敦并代为保管,等他们稳定下来后再去取。他们有很多东西:阿尔班自东方收集的书画古玩,还有他的枪和马鞍。他们要永远地离开桑德拉了。像惯常的那样,阿尔班慷慨地给了搬运工人很多钱,然后便踱到书报摊前去买报纸。他买了《新政治家》、《国家》、《闲谈者》和最新一期的《伦敦精神》。他回到自己的车厢内,将那一堆东西扔到了座位上。
“这只是一个小时的旅程而已。”安妮说。
“我知道,但我还是想买。我已经好久都没能买到它们了。明天早上,我们能买的是明天的《时代》、《每日快讯》和《邮报》,这么想不对吗?”
她没有回答,他则转过身去,因为他看见有两个人正向着他们迎面走来——是一个男人和他的妻子,他们来自新加坡的旅伴。
“东西都过海关了吧?”阿尔班高兴地冲他们叫道。
那男人似乎没听见一样,仍是直直往前走,但那妇人却回答了。
“是的,他们一向找不到那些烟。”
她看到了安妮,于是冲她友善地一笑,然后便过去了。安妮的脸却红了。
“我猜他们是想进来,”阿尔班说,“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最好独自霸着这车厢。”
她好奇地看着他。
“我觉得你不必担心这点,”她回答说,“我不认为还会有人搬进来。”
他点燃一支烟,并开始在车厢门口踱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当他们经过红海时,发现运河的风很大,安妮平日里看到的那些看起来很体面的人这下突然令她很是吃惊:他们脱下了从前那些得体的服饰,换上了更为暖和的衣服,然后,他们便突然什么也不是了。他们的领带看起来很是糟糕,衬衫也不对。他们穿着肮脏的法兰绒裤子,破旧的、明显不是很好的高尔夫装,或是由地方裁缝缝制的蓝哔叽套装。大多数乘客都在马赛下了船,但也有十几个人,一直坐到了蒂尔伯里——他们或是认为在经过了东方的长时旅行后,再经过海边的一段路对他们而言尚有好处,或是出于经济的缘故。现在,很多人都走到了站台上。他们戴着遮阳帽或者双层的阔边毡帽,穿着厚厚的大衣,或是没有形状的软质帽子或常礼帽,往往都不是很整洁,戴着也显得太小。看到这一幕,真是很让人吃惊。他们看起来就像是郊区来的二等人。不过阿尔班当时已经具有了伦敦的气派。在他那精致的大衣上没有一点儿灰尘,他的霍姆堡毡帽看起来也像是崭新的一般。你一定看不出来他已外出三年了。他的衣领不松不紧地绕在脖子周围,软薄绸的领带也系得很是齐整。安妮看着她时,忍不住要从心底里赞赏他的英俊。他身高六英尺,且很是修长,衣装打扮很得体,衣服的剪裁也非常合适。他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仍然很浓密,有一双蓝蓝的眼睛,皮肤略显黄,这对刚过完青年时期并失掉了自己白里透红肤色的人而言显得极为正常。他的脸上几乎没有颜色。他那好看的脑袋长在长长的脖子上,就像是亚当的苹果,然而你对这对比的印象可能要强于他那漂亮的脸蛋。他的轮廓很标准,鼻子很挺,眉毛又很浓,因此,他非常上相。事实上,只要看到他的照片,人们都会认为这是个非常帅气的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或许是因为他的眉毛和睫毛都很苍白,嘴唇又很薄;不过他看起来很像是个有智慧之人。他的脸上有一种高雅的神气。你可能会认为这就是诗人的样子。安妮同她订婚后,每逢女伴们问她未婚夫的情况,她总会说,他看起来就像雪莱。现在,他转向她,蓝眼睛里带着一丝笑意。他的笑容可是颇富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