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赋闲的日子没过多久,一张大网已经在向韩信撒来。
刘邦亲率大军北上,留吕后和太子以及萧何守卫国都长安。
刘邦走后,吕后突然将相国萧何召来,告诉萧何一个惊人的消息:韩信要造反!
听了吕后的话,萧何也觉得这件事情比较严重。经过密谋,两人想出了个主意:由萧何去见韩信,诈说叛军已经被刘邦平定,诸侯与群臣皆入朝祝贺,也请韩信入朝致贺。韩信到时,则立即逮捕之。
萧何去跟韩信一说,韩信果然跟着萧何到了长乐宫。
当初因为萧何的举荐,韩信才可以大展宏图。可以说,萧何对韩信有着知遇之恩,没有萧何,也就没有韩信的今天。见萧何专门来请,韩信没有理由不进宫。
韩信进宫的时候,感觉到整个宫中的空气在凝聚,他好像感觉到今天会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将要发生在他的身上。
他走到吕后的跟前,然后施了君臣之礼。
吕后的双眼恶狠狠地盯着他,突然她拍案而起,用手指着韩信大声地骂道:“韩信,你竟敢图谋不轨,与陈豨合谋造反,你可知罪。”
此时,韩信愣住了,他看了看吕后,很迷惑,说:“臣忠心可表,明月可照。”
真是书生意气的一番话,一个要你死的人,谁还会在不在乎你什么忠心可表,明月可照的废话。或许对历史来说,读书人往往有的只是十足的书生意气,纯真、正直、善良,心不设防。他们永远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理走遍天下,正是这狗屁无为的清高,往往使他们断送在小人的手里,有的名留清高之士的史册,而大部分的人都被尘土所湮灭。
吕后冷笑:“韩信,陈豨亲口承认,难道也会有错。来人,快将这叛贼给我绑起来!”
韩信愤怒了。他把头转过来双眼注视着站在一旁的萧何,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旨意上不是说陈豨已死,叫他韩信来祝贺的吗?为什么却平白无故地给他加上谋反叛乱的罪名。而萧何却转过头去,显然他无颜面对韩信,看起来他好像早就知道韩信到宫中来会有这样的结局!
韩信突然放声大笑,整个宫殿也为之一震!吕后更是哆嗦地站了起来,颤抖的双手指着韩信道:“韩信,你敢拒捕。”
韩信道:“我没有罪,为什么要绑我。”
“你与陈豨共同谋反夺大汉江山,难道这条罪名还不够吗?”
“口说无凭,证据。”
吕后这时把手一伸,从案桌上拿出一张锦书,然后扔给了韩信道:“你看看这个。”
韩信看了看吕后,然后接过锦书打开拿在手上看了起来,不一会儿,只见他脸色大变,他万没有想到这张锦书会成为治他罪名的证据。
这是前一段时间陈豨派人给他送来的,想让韩信联合他一起造反,共谋天下。可那时的韩信非但没有参加,反而痛骂了陈豨一顿。骂他狼子野心,天地不容。只是不知这一张锦书为何会落到吕后的手里,韩信百思不得其解!
吕后这时说:“萧丞相,韩信与陈豨图谋造反,你说该判何罪。”
“按大汉的律法,图谋造反者,一律处死。”
“来人,将韩信拖出去斩了。”
吕后一声令人,旁边的士兵上前绑架了韩信。
韩信没有做反抗,他耷拉着脑袋跪在了那里,他抬起头来看看在宫殿上所有的人,他看到这里面的人都是吕后的亲信,好像今天就是专门等着他来送死的。
“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刀不死,这是皇上以前当着众位将军的面对我说过的话,难道这些都是废话。”韩信说。
吕后突然一怔,她想起来了,刘邦以前的确给了韩信“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刀不死”的免死金牌,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