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子的老师感到荣幸,于是为了能成为真正的帝师,他们便四下为溥儁宣张。加之李莲英的暗示,很快在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中便形成了载漪的儿子溥儁将被立为大阿哥的印象,这样为慈禧太后确立大阿哥人选扫清了障碍。

    当然,慈禧太后大权独揽想定谁还不是她的一句话,皇帝不过是个摆设,所以荣禄、李莲英的忙乎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

    为争选大阿哥,皇宫里的皇亲国戚们几乎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是端郡王的儿子溥儁被慈禧太后选中,理由嘛,当然是端郡王的福晋是太后的亲侄女了。

    慈禧选定大阿哥后便升殿准备宣旨。

    皇宫太和殿里慈禧太后升殿,今天光绪帝也被从瀛台押来,高坐在慈禧太后的一旁。

    好长时间光绪帝没有被叫出来陪坐了,今天叫他来,心想肯定又要用他的名义决定什么大事了。他看了看来出席的几乎都是皇亲权臣。

    群臣参拜后,慈禧说:“皇上已近而立,且一直体虚患病,至今竟子嗣,最近不少大臣上折要求为皇上立嗣,哀家考虑再三,决定采纳奏折的建议为皇上早立嗣子使之后继有人,众爱卿可尽抒其言以助哀家定夺。”

    光绪帝一听要立子嗣,明白了慈禧的用意,是想以立太子为名,行废皇帝之实,顿时,脸色变得煞白,浑身颤抖……

    慈禧见了,明知他心里不快,却故意说:“皇上是不是又不舒服了,看你这个身体,不早立嗣子,叫咱们怎么放心得下呢?”

    慈禧不管光绪帝的脸色如何难看,又说:“这段时间你生病了所以没让你来上朝,今天请你来,就是想让皇上听听大臣们的意见。”

    慈禧太后话音刚落,端郡王载漪便立即禀奏道:“老佛爷明鉴,臣以为,为大清江山的后继着想,既然皇上年长无嗣,那么为皇上择立子嗣就是天经地义之事,我等身为皇室重臣岂有反对之理。一切恭请老佛爷定夺便是。”

    慈禧太后朝他舒心地点了点共,心想,近来,他联合崇绮、徐桐等人多次上奏折力谏立嗣废帝,真是哀家的贴心人。光绪帝不废一日,我无宁日一天,我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权力,难道拱手交给他不成!

    端王啊端王!我明明知道你的野心,是想让你的儿子选上大阿哥,可我却管不了这许多,哀家当前最大的政敌是光绪帝,谁要帮我除了他,今后我就认谁。

    瑞王刚说罢,大学士、八十岁的徐桐就急忙跪禀:“启禀太后,老臣以为端王所言极是,皇帝无子嗣,择立后继乃顺理成章之事,何须顾忌?”

    慈禧听了他的禀言心里自然高兴,心想,就让他做大阿哥的老师吧!

    当下又有几个慈禧的亲信大臣表示赞同。

    崇绮与端王载漪相勾结,他直接表示支持择立端王儿子溥儁为大阿哥,他说道:“择立大阿哥关系着大清的兴业,这当然要选择与皇室血统最近的。以近支王宫的情况看,相比之下,端郡王载漪是嘉庆帝曾孙子,与皇上是一脉血统,所以其长子溥儁可为最适合人选。”

    “唔。”慈禧略哼了一声,表示赞同。

    慈禧最后的抉择人物当然是荣禄,荣禄现在的作用已达到了居慈禧太后一人之下的地步,分明已经密议好了的,分明是荣禄出的点子,但慈禧还要故意在众人面前征求荣禄的意见,以便在大家面前做出他们从未通过气的假像。

    “荣中堂意见如何?”慈禧把目光移向故意低头沉思的荣禄。

    荣禄听见太后点他的名,便禀道:“臣以为刚才几位大臣所言皆不无道理,择立大阿哥确是势在必行之事,再说,立大阿哥本是皇室的家事,老佛爷点头立谁便是。”

    此言正中慈禧太后下怀,心想,荣禄不愧是我的第一心腹,关键时刻他总是维护我的利益,站在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