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割地日人就要加重赔款,户部无银两。”
光绪帝还是说:“我大清江山是几代先祖历尽艰辛创下的,岂可拱手送人。”
李鸿章说:“不割地,日人就将照旧进兵、直犯京畿,到时又当如何处置?”
光绪帝气愤地说:“这事要请太后明鉴。”
光绪帝正说着,李莲英进来传达慈禧太后懿旨:“太后肝气臂疼、腹泻,不能见,一切遵皇上旨可也。”
这是太监给皇上呈上大臣的奏折,光绪帝打开一看是奕劻、孙毓汶、徐桐等联名写的公开以太后压皇帝的奏本,当光绪帝念到“恭请懿旨促鸿章行”时,“啪”一下光绪帝击案而起……然后又愤怒地坐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太监来报:“翁中堂求见。”
“宣。”
翁同龢给皇帝施礼后,见李鸿章在,二人也互相拜了拜。
李鸿章说:“翁中堂来得正好,我正请训皇上呢,皇上拒绝割地,不知翁中堂高见如何?”
翁同龢心想这只老狐狸真滑头,非把信给皇上不可,便说:“能不能割地,割何地,与民族荣辱、国家威望有重大关系,想必李中堂身为洋务大臣对这个尺度的把握应该比老夫更精明。皇上作为一国之主,怎么能随便应允割地赔款呢!”
李鸿章不屑地听着,心想:哼,老夫莫非还要你来教训。
“那依你之……老夫倒想讨教讨教。”李鸿章说。
“我以为如此重大问题等你到日本议事之后,朝廷再研究答复不迟,现在就要皇上回答不免有难圣上。”
李鸿章回答道:“其实老夫也不同意割地,只是请训皇上而已,如谈不成功,我自当返回。”
光绪帝说:“翁中堂所言甚是,望李中堂三思而行。”
最后,光绪说:“原则是不割地,万不得已也只能商让。”李鸿章本想向光绪帝讨个可以割地的确定授权,以便谈判,谁知光绪帝金口不开,李鸿章只得走了。
光绪帝下朝后来到了景仁宫里,说道:“王商,传膳,朕饿了。”
“是。”珍妃坐在一旁陪膳。照例放着音乐,光绪心烦地说:“王商。”
“奴才在。”
“把音乐关了,朕不想听。”
“是。”
光绪又说:“以后不必弄这么多菜,马上要赔款了,上哪去找银两。”
王商说:“皇上,这皇帝的膳谱是有规定的,奴才不敢违祖制。”
“又是祖制。给我退下。”
“是。”
珍妃说:“皇上别生他的气,王商也是为了皇上的龙体。”
“唉。”光绪帝叹道:“心情痛苦,纵有佳肴美酒,于身体又有何用。”
光绪皱着眉头,显得没有食欲。
珍妃舀了一碗他平时最爱喝的燕窝乌鸡汤,光绪帝接过勉强喝了几口,便搁下碗,忧郁地叹道:“唉,亡国之君啊!”
珍妃忙说:“皇上快吃几口饭,龙体要紧,吃饭时什么也别想。”
说罢给皇上呈上半小碗米饭,挟上了几块皇上最爱吃的香酥驼峰肉及椒麻肉片。
光绪勉强吃完,欲放下碗,珍妃忙说:“皇上,再吃点鱼,皇上不是说珍儿伶俐就是因为爱吃鱼嘛。”珍妃又给光绪帝呈上了清蒸桂鱼,光绪帝勉强吃了两块便放下筷子坚决不吃了。
太监们撤去了饭膳,珍妃关切地说:“皇上,您心情不好,我们到御花园去看腊梅好吗?别把龙体弄坏了,别忘了皇上是一国之君啊。”
“好,走吧。”
光绪依然挽着珍妃去他们最常去的御花园,但自从战事紧张以来,他们已很少去了,因为光绪帝每日都忙于政事,连散步的时间都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