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m,六种个人感官之境。
(27)Aparam,六种外在的感官之境。
(28)不执任何为我或我所。
(29)Asinam独居于森林之中。
(30)修习禅(samatha)观(vipassana)者。
(31)通过了悟四谛,断除束缚。
(32)即涅槃。
(33)明了四谛之人。
(34)专注于苦修。
(35)因为断除了情欲,他将不再受生。
(36)五蕴之累。
(37)知道通往恶趣,乐趣,以及涅槃之道者。
(38)原意为面向有情。
(39)执著于五蕴者。
(40)贪,嗔,痴,我慢,邪见。
(41)不被烦恼忧乱。
(42)执著于色欲。
(43)Arati厌恶森林生活者。
(44)Upadhi-有四:五蕴(khandha),烦恼(kilesa),行(abhisamkhara),和贪(kama)。
(45)即五蕴世界。
(46)Usabham如公牛一样无畏。
(47)Mahesim追求高尚道德,禅定和智慧之人。
(48)Vijitavinam,战胜烦恼者。
(49)Nahatakam清洗了不净之人。
(50)Buddham-明了四谛者。
(51)Sagga六天道。十六色界天,四无色界天。
(52)Apaya四恶趣。
(53)Jatikkhayam-阿罗汉果。
(54)Abhinnavosito即知见应该知见之理,抛弃应该抛弃之物,觉悟应该了悟之理,修证应该修证之道,从而达到无上圆满。
(55)Sabbavositavosanam即圆满觉悟阿罗汉之道,以及烦恼的终结,以此梵行为住。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