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作为一粗恶无益之物而抛弃。离舍在此被称为是一种快乐。佛陀道(3):

    “阿难陀,物欲之奴有五。何为五?以贪欲为伍,眼所见色法,此法为可贪,可爱,富有诱惑,而唤起情感之尘。耳所听之声,鼻所闻之香,舌所尝之味,身所及之触。所有此法为可贪,可爱,富有诱惑,而唤起情感之尘。阿难陀,此五法为五欲之奴。由此五欲之奴而生起的快乐和欢愉被叫做五欲之乐。”

    “若有人言:‘此为有情众生可以体验之最快乐。’我不如此说。为什么?因为另有一更为高尚,更加神圣之境界。”

    “何为此一更为高尚,更为神圣之境界?比丘以彻底断除食欲为住,以安隐生起的伺寻为住,远离不善之法,以喜悦和快乐,安住第一禅定(pathamajhana)。这就是更高层次,更为圣洁的快乐。

    “若有人宣称此为有情可体验之最快乐。我不如此说。复有更高之快乐。”

    “一比丘充满最初维系之寻伺,内心安祥,制心一处,最初和维系之寻伺因禅定而绝止,以喜和乐为住,处于第二禅(dutiyajhana)。此为更高,更圣之乐。”

    “若有人宣称此为有情可体验之最快乐。我不如此说,复有更高之快乐。”

    “一比丘断除喜,正念住安隐,究竟意念,以身为验,如圣者言:以喜舍正念住于极乐。如是住于三禅(tatiyajhana)。此为另一更高更圣之快乐。”

    “若又有人宣称此为有情可体验之最快乐。我不如此说,复有更高之快乐。”

    “于此,比丘祛除乐想和苦想,忘却过去喜悦和伤悲,非苦非乐,圆满舍离,正念,以第四禅悦为住(catutthajhanaa),此为另一更高,更圣之乐。”

    “但是,这就是最高之乐?我不如此说。更有胜者。”

    “于此,比丘彻底超越色想,无感官之寻伺,远离散乱忆念。如是思惟:虚空无限,以无限虚空为住(akasanancayatana),此为另一更高,更胜之乐。”

    “但是,此为最乐?我不如此说,又有更高,更胜快乐。”

    “于此,彻底超越无限虚空,如是想:意识无边,以识无边(vinnanancayatana)为住。此为另一更高胜之乐。”

    “但是,此为最乐?我不如此说。更有胜乐。”

    “于此,比丘超越识无边处,如是想:无所有处,以此无所有处(akinayatana)为住。此为更高更胜之乐。”

    “但是,此为最乐?我不如此说,更有胜乐。”

    “于此,彻底超越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nevasannanasannayatana)为住。此为另一更高胜之乐。”

    “但是,若复有人宣称此为有情可体验之最快乐。我不如此说。为什么?又有更高之快乐。”

    “何为此另一更高胜之乐?于此,比丘究竟超越非想非非想处,以获证受想终止(sannavedayitanirodha)而住。阿难陀,此为另一更高胜之乐。”

    在此十次第快乐之中,这就是至乐最胜处。此出世之境(nirod—hasamapati)即为此生体证涅槃之乐。”

    正如佛陀所预言,有人也许会问:当没有意识体验时,怎样知道此名至乐?

    佛陀回答说:“诸比丘,如来不仅仅因为乐受而感受快乐。诸比丘,当体证至乐时,当下而且只有当下究竟者感受至乐。”(4)

    佛陀说:“我说一切由感官而感受之事皆为苦。为什么?因为苦中之人贪求快乐。而所谓的快乐贪求更高的快乐,所以世间之乐无有满足。”

    一般说来,佛陀宣说:“涅槃为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