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又不否认过程中的延续性。佛教哲学称个人为Santati,意为持续之流。在业力的引发下,此精神和物质现象无休无止的流迁延续.无始无终,除非以八圣道加以终结。佛教以此取代了其它宗教系统的永恒自我或不灭灵魂。

    没有灵魂的往生,轮回怎么可能呢?

    根据佛教,生是五蕴之生起。

    正如物理状态的生起取决于前一状态之因,同样的,此精神和物质现象的出现也是由生前因缘产生。现世生命之过程是过去生贪求生有的结果,而现在世本能的贪欲缘起未来世的生有。

    正如现在一生的生命过程可以不需一永恒的实体而刹那迁流,一系列生命也可以延续,无需任何东西从这一生转送到另一生。

    佛教轮回之说应该同转世理论区分开来。后者指的是灵魂的投胎,以及不变物体的再生。

    在《弥兰陀所问经》和《清净道论》中,那先比丘和觉音论师运用了好多比喻,说明没有一物从这一生转送到下一生的真理。

    灯火之喻就十分引人注目。生命如同灯火,再生即是由此灯之火点燃另一盏灯。生命之火延续下去,虽然有一称作为死亡的断裂。

    弥兰陀王问:

    “那先尊者,再生有无任何东西转生?”

    “没有,大王。再生没有任何东西转生。”

    “请举一例说明,那先尊者。”

    “假如说,一人从一盏灯上点燃另一盏灯,第一盏灯上的光亮将会转生到另外一盏灯吗?”

    “不会,确实不会,那先尊者。”

    “正是如此,大王,再生没有任何东西转生。”

    “再给我举一个例子。”

    “大王,你还记得你小时候从老师那儿学来的诗句吧?”

    “记得,尊者。”

    “那么,大王,这些诗句从你老师处转到你那儿去了吗?”

    “没有,确实没有,尊者。”

    “正若如此,大王,再生没有任何东西转生。”

    弥兰陀王又问:

    “那先尊者,再生到下一生者为何?”

    “大王,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

    “是不是与此生一样的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

    “大王,不是同此生一样的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但是以现在生的心法和色法,一人行善作恶。由于这些行为,另外一种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

    “尊者,如果不是与此生相同的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一个人不是就不受其恶业的果报了吗?”

    “如果一个人不再生至下一生,他将从恶业中获得解脱。但是,大王,正因为一个人再生至下一生,所以他没有从恶业中获得解脱。”

    “请举例说明。”

    “大王,正如一个人拿走另外一个人的芒果,芒果的主人抓住了他,带到国王跟前,说:‘国王,这个人拿了我的芒果。’但偷芒果之人却说:‘大王,我没有拿他的芒果。这个人种的芒果和我拿的芒果不同。我不应受到惩罚。’那么,大王,此人会不会受到惩罚呢?”

    “尊者,他肯定会受到惩罚。”

    “为什么?”

    “无论他怎么狡辩,他都要受到惩罚,因为后来的芒果是过去芒果所生长。”

    “正若如此,大王。以此心法和色法,一人作业,或善,或恶。由此业另一心法和色法再生于下一生。因此,此人不能从恶业中逃脱。”(2)

    觉音尊者以回音、灯火、烙印以及镜子中的反射为喻,阐述了这一复杂问题。

    一位现代作家,以一串紧密碰撞的球为比喻,说明这过程。

    “如果一只球滚动碰撞另一只静止的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