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孤独的女人、妓女,无论种姓和地位怎样。她们在同一立足之处相遇,享受至高的籍慰和安乐,呼吸着生活在边远之乡或皇宫大院之人无法得到的自由空气。许多或许会被遗忘之人,由于皈依了僧团,从而使自己在各方面得以闻名,并且获得了解脱。

    诃玛为第一女弟子,她原是频毗婆罗王美貌的妃子。起初她不愿见佛,因为她听说佛陀经常以贬抑的词句形容外表的美丽。一天,出于欣赏美丽的风光,她偶然来到寺院。渐渐地,她被佛陀讲经的法堂吸引住了。佛陀明白她在想什么,便以神通化现了一个美貌的少女,站在一旁,给佛陀扇风。诃玛对她的美丽大加赞叹。佛陀使这个化现的形象逐渐由青年而中年、老年,最后倒在地上,牙掉了,头发白了,皮肤皱了。这时,她才认识到外表美的虚妄不实,以及生命迁流不息的本质。她想:“如此的身材也得到这般的损坏。我的身体也会如此了。”

    佛陀觉察出她在想什么,说道:

    随流逐波如贪之奴隶,亦如蜘蛛滑行于自己所造之网。

    解脱者折断束缚为二,意趋它世,远离此世,抛开物乐。(9)

    诃玛即证阿罗汉。征得国王的同意,她加入了僧团,在比丘尼众中,她被列为悟解第一。

    般陀强那悲惨地失出了两个儿子、丈夫、父母和弟弟。佛陀以心念感应了她,使她来到自己跟前。听到佛陀快慰人心的话语,她当下证得第一圣果,后加入僧伽。一天当她在河边洗脚时,她注意到河水第一次漂淌到河岸,然后退落下去,第二次又漂淌到河岸,又一次迟落下去,第三次漂淌上来又一次退落下去。“有情众生亦如是死去,或于孩子时代,或中年,或者年。”佛陀知道了她的心思,即现身于她的面前,随机说法,她证得阿罗汉果。后来,她成为许多失去亲人之母亲的安慰者。

    比丘尼达摩提那和跋达克皮罗尼善解佛法,倍受人们的尊敬。

    比丘尼索玛(10)在回答魔王的问话时说道:

    “对一个意志镇静,智力高尚,正悟佛法之女性,女人之特征又有什么大不了的?魔王,有人认为‘我是男人,还是女人,抑或我是其他’,你去对这些人谈话去吧。”

    在众居士中,也有许多以虔敬、慷慨、信仰、学识和慈爱而著称的妇女。

    维莎诃是僧团的女大护法,在妇女界中犹为突出。(11)

    输皮耶是一虔诚致志的女士,曾因没能从市场上购得新鲜之肉,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做成热汤供养一生病比丘。

    那库罗母是一位忠诚的妻子,她通过列举自己福德,把她的丈夫从死神口中挽救回来。

    沙摩婆蹄是一位虔诚而又值得敬重的王后,当她被人用火烧死时,她没有恶意,反而对谋害之人施以慈爱心念。

    玛理卡王后多次劝谏,安慰她的丈夫拘萨罗王。

    女仆库玖陀罗讲说佛法,救度了众多的颐依者。

    般那跋输母一心想听佛法,以小调来止息哭啼的儿子:

    “安静点,小乌陀罗,不要动,

    听闻世尊,智慧最胜者所说之法,

    孩子,丈夫是我们亲爱者,

    但更为亲爱的是探索正道的佛法。”(12)

    一位善于思想的母亲,当被问到她为什么不为失去独生儿子而痛哭时说:

    “没有叫他来他来了,没有叫他走他走了,他怎么来的,就怎么走了,

    为何为此悲伤?”(13)

    输曼努和输跋达是两位具典范品德的姐妹,对佛陀的信仰绝对的虔敬。

    这几个例子足够说明妇女在佛陀时代所起的伟大作用。

    佛教与无害

    佛陀的无缘慈爱,不仅面向全人类,也恩及默默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