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槃是一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圣境,不可用语言来表达。严格来说,涅槃为有,但没有人证入涅槃。佛说,有人说阿罗汉圆寂后存在或不存在,这都是不对的。例如,有人说阿罗汉圆寂后存在或不存在,这都是不对的。例如,一团火在燃烧,不久熄灭,一个人不可说火去了任何一个方向。当不再有燃料之时,它停止了燃烧。佛陀举此火喻,指出不应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人可能被搞糊涂了,但是这并不奇怪。

    下面是一现代科学有给予的一个恰当的例子。

    罗伯特一奥本海默写道:

    “如果我们问电子是否保持固定不变,我们必须说不是;如果我们问电子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必须说不是;如果我们问电子是否处于静止状态,我们必须说不是;如果我们问电子是否在运动中,我们必须说不是。”

    “当有人问到人圆寂后的自我情形时,佛陀给予了同样的回答,但是,这些不同于来自于十七八世纪的科学答案。”

    很明显,博学的作者指的是阿罗汉圆寂后的情形。

    获证这样的境界有什么用处?我们是否应该否定存在?生活中充满了快乐,难道我们不应真实生存?

    这些问题并不意外。他们是那些希望享受生活之人,或希望承担责任,经受磨炼,利乐人类之人的典型回答。

    对第一种人来说,佛教徒将说: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这么做,但是不要成为世间欲乐的奴隶,因为这些都是虚幻无常;无论你喜不喜欢,你将收割你的播种。对第二种人来说,佛教徒会说:尽一切方便利乐人类有情,以无私的奉献为乐。

    佛教向那些需要涅槃之人指出涅槃之果,但不强迫任何人“过来看,”这是佛陀的教诲。

    佛教徒应过着高尚有意义的生活,直到实现了最终目的。

    佛法具有完美的道德规范,适用高尚之人和一般人。

    它们是:

    1、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2、四圣处(brahmavihara):慈,悲,喜,舍。

    3、十圣德(paramita十波罗蜜):布施,善德(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诚实,决意,慈和舍。

    4、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那些希望尽早成就阿罗汉之人可以观念佛陀给予罗候罗尊者的忠告:

    “此身非我,非我所,非我之灵魂。”(ammama,n’so’hamasmi,ta。)应该谦恭地说,本书不是专门为了学者,而是为了那些希望了解佛陀生涯及其根本大教的学生们。

    本书于1942年出版。修改和补充后的第二版于1964年在新加坡出版。这一次,我又增补了两个章节。

    那烂陀

    佛历2159年(1973)于科伦坡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