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得到了四十戈比一行的丰厚稿酬,几乎一行有一先令了。他开始关心村子里的一些事务,为农民建学校、修建新道路都是他支付的费用。有时候,他家会有朋友拜访并小住几天,他的酒鬼哥哥亚历山大也经常带着老婆孩子来他这里住。虽然契诃夫总是抱怨他们对他的工作造成了影响,但是生活又离不开他们。契诃夫始终是一副幽默风趣、友善、快乐的样子,哪怕他经常遭受病魔的折磨。远足去莫斯科是他经常做的事情,1897年,在一次远足的时候他的内出血复发,而且非常严重,于是他被立刻送往诊所救治,很多天之后才脱离生命危险,虽然他不愿意相信自己得了肺结核的事实,但是这次医生很明确地告诉他,他两肺的上半部分已经感染了结核,只有改变生活方式才能够活命。等他再次回到梅里科沃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不得不放弃行医了,也不能在这里熬过冬天。于是,他不得不离开俄罗斯。他分别到过比亚里茨和尼斯,最终在克里米亚的雅尔塔定居下来。按照医生的建议,他决定久居于此。但他总是很缺钱,不得不向他的编辑好友苏沃林预支了一些稿费才建了一座房子。

    让他最痛苦的就是不能再继续行医了。他具体属于哪一科医生我也不清楚。自从他获取了行医资格证之后,在医院工作的时间加起来不过三个月,我想他在给病人诊治的时候一定非常粗略和急躁。不可否认,他是个很有同情心且有医学常识的人,如果他朝着医生的方向自然发展,成为一个知识渊博并且造福病人的医生是不难的。他也从行医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丰富的体验和好处。

    一位作家能有一些学医的经历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在我看来,它不但能从中学到很多非常宝贵的知识,而且还能很透彻地观察到人性的大善、大恶。人生病的时候是心理防线最脆弱的时候,也最容易暴露出本性,所以他们常常会抛下健康时的面具露出真实的嘴脸。医生所看见的全是病人的真实面孔——有懦弱、贪婪、自私自利,也有冷酷无情;当然,善良友好、大方慷慨、坚强勇敢这些品质也是存在的。所以,面对人性的弱点和光辉,医生要常怀宽容和敬畏之心。

    契诃夫在雅尔塔的生活非常无聊,但是在这里却让他的身体慢慢好转。忘了说了,除了大量编写小说以外,契诃夫还写过两三个剧本,不过都称不上成功。剧本上演之后,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名叫奥尔佳·克尼帕的年轻女演员,两个人很快相互爱慕并于1901年成婚。契诃夫对家人的资助始终未曾停止过,但他最终还是对他们生出了痛苦的怨恨。婚后奥尔佳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而是继续做她的演员;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只有在奥尔佳有档期去雅尔塔看他的时候,或者契诃夫去莫斯科看她的时候夫妻才得以团聚。他写给奥尔佳的信总是含情脉脉,非常感人,而且这些信件有幸都保存了下来。糟糕的是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最后,病重的他整天咳嗽不止、难以安眠。这时,他又接到奥尔佳流产的噩耗,所有的想法顿时全部破灭。

    奥尔佳曾一度要求他写一部合大众口味的轻喜剧,契诃夫不得不提笔写作,我想他完全是为了取悦他的太太吧?他答应过要为太太写几部好戏,而这部戏则定名为《樱桃园》。在寄给友人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每天只能写四行,然而即便这样我的身体也吃不消,甚至痛苦不堪。”所幸他最终还是完成了,并且在1904年上演,地点是在莫斯科。同年6月,他去了德国的温泉小镇巴登威勒疗养,这是完全依照医嘱而行的。有一位年轻的俄国文人曾经拜访过他,并将临别的场景记录了下来。在麦伽沙克所写的《契诃夫传》中,我摘录出一部分:

    契诃夫坐在一张沙发上,沙发上堆满了靠垫。他穿着睡袍,腿上盖着一条毛毯,身披一件外套。此时的他已经消瘦、衰弱得让人难以辨认——消瘦的脸庞毫无血色,他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