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有可操作性,可以通过一些文字游戏和逻辑上的变更来吸引读者,那无疑是极其错误的想法。小说的内容不同,其文风也必须随之不同,这是小说家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作者在描写的时候会有迅疾的感觉,在对白中要显得更加口语化,根据自身的个性激动或内敛地对感情进行描述,所以在维持整部作品的整体性时,难免会给人以造作之感。不过能够避免明显的语法错误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就足够了,有这样一个事实,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四位伟大的小说家在以各自的语言进行写作时从不注重语法的问题,这令所有人感到震惊和好奇。据了解,对于最基本的语法,狄更斯从不遵守甚至不屑于去遵守。因此,神学家、历史学家和散文家便成了维持并发展这一稳定文体的主要角色。所以,像吉本这样的历史学家以及威廉·劳和米·泰勒这样的牧师,还有像艾迪生、托马斯·布朗宁、约翰生和德莱顿这样的散文家共同铸就了英语语言里最美丽的而绚烂的丰碑。值得说明的是,约翰生所写的《拉塞拉斯的历史》原本是以小说的形式创作的,但事实上它是一篇讲述人性欲望的徒劳的散文。在这些人中,埃德蒙德·伯克所占的位置始终非常显要。

    赫兹列特曾有过多次模仿伯克文风的经历,但无一不以失败告终。而现在我也正尝试完成这一工作,不过想想连赫兹列特都没做到,我还能坚持如此尝试是不是有些太高估自己了?不过就事实而言,赫兹列特已经有准进行划分,这才能够避免出现无序和混乱的情况。英语散文所能达到最完美的巅峰时刻就是当时那个时代。

    能够天生就写得一手好文章的作家可谓少之又少。伯克对于论述的方式以及论述的内容同样看重,作为作家,他是非常勤勉的。赫兹列特这样说道:“相反的描述在伯克的写作方式中经常用到。”有人认为,伯克写作的方式是分两步进行的:先写出一份平实的草稿,再以各种比喻和修饰使文章生动、闪亮起来。曾有一位顶级行家告知我这样一个事实:“在《致一位尊贵阁下的信》交付印刷局之后,样本被送到了伯克手里;样本被送回印刷局之后,布满了伯克插入和改动的痕迹。这样的改动几乎就像是把整篇文章拆开重组了一遍,以至于排字工都拒绝这样更改。这一改动后的作品仿佛是经历了精心思考、精益求精的结果。”多兹利也曾指出,伯克曾将多个版本的《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思考》拆解重组,一直修改到满意才肯罢休。伯克的文风仿佛是经过长时间思考的著作,这一点从《高尚和美的思想起源》就能看出来。时至今日,伯克的这些作品已经很难给人提供什么帮助,但毫无疑问,这些作品依旧是很有趣味的,而且还曾得到莱辛的利用、约翰生的赞美以及康德的尊崇。伯克在对完美并不会衍生出美进行论证的时候这样说道:“女人最终学会动用步履蹒跚、咬舌,甚至示弱或者装病这些技能的时候,说明她们已经充分地了解了这一点。也正是出于天性,她们才会这样做。最为动人的美无疑是身处困境中的美。红晕是一种非常吸引人的力量,默认不完美的是谦逊,而谦逊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动人的品质,而且还能够将一个人身上的其他动人品质也凸现出来。人生来就是喜爱完美的,我想每个人都会这样说。但对我来讲,正是因为这样完美才如此不值得去爱。”其中还有一段引文:“我们的身体会因为一个对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而出现各种反应,而这个对象往往是能够激起我们满足和爱的那个。这时,我们往往会微合眼睑,头歪向一侧,将目光轻轻扫向对象;放慢的呼吸时而带着长喘,嘴巴始终微张着;双手在身体两侧自然地垂着,一副放松的状态。”这是一部从伯克十九岁就开始写的书,直到他二十六岁时才出版。这段话充分展示了英语散文大师伯克的文风,同时也达到了我引用这段话的目的。十八世纪中叶的风格普遍都是这样,会不会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