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的事情季春明未曾告诉林十二郎,却还是被人传到了他耳中,他思索一番,并未采取何行动,而是加紧了对季春明课业的督促。
宫四那日出了大丑,心中怀恨颇深,但清醒过来却也有些怕林十二郎会替他出头,然而过得几日,未有任何风声,他便慢慢放下心来,同时觉得,林家对季春明的维护不过如此,还是宫家的颜面更为重要。
他想另寻机会下手,季春明却十分谨慎,一时寻不到空子,宫四只好在课堂上多加为难,以解心头只恨。
这日正好讲到《论语》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这本来就是一句存疑之说,就连之前的大文豪们对此也没有统一意见,夫子让学子们自抒己见。
宫四虽然人品不堪,学问却是扎实的,他侃侃而谈,“我认为应该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可以使他们按照我们的说法去做,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他解释道,“老百姓是质朴的,但也是愚昧的,不能懂圣人之言,与其花费大力气跟他们讲解为何,不如直接告诉他们事情怎么做。”
许多人很是赞同,因为在场都是大家子弟,划不到那个“民”里面去,况且在他们看来那些不识字c不通礼仪的百姓确实大多数都是愚昧不堪的。
宫四颇为自得的沉浸在众人赞赏的目光中,看了一眼季春明,脸上露出不坏好意的笑容,“季郎君似乎颇不赞同,不知季郎君有何高见?”
季春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反对意见,虽然他觉得宫四的解释并不合自己心意。他也知道对大多数人来说,宫四的解释才符合他们的身份,如果明面反对,无异与大多数人树敌。
宫四这句问话十分歹毒,一来把他放到了大多数人的对立面,二来也是逼迫他说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无论哪一条不能让众人满意,都会为他的声名带来负面影响。
本身因为他的身份才学,看他不顺眼的人就多,如果此刻没有一个好的解答,只会让众人更加轻视。
林十二郎担忧的看着他,固然他可以替他把场面圆过去,但这里毕竟是书堂,他可以解释得不精彩,却不能不解释,不然一个愚蠢c怯懦的名声是跑不了的。
季春明毕竟不同往日,性情上,他本身便不是轻易认输的性子,而学问上,既然是一句没有定论的学说,他又何妨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呢?
只听他朗声道,“我以为可以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顾其他人一副看好戏的目光,他缓慢而清晰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百姓固然学识c礼仪不可与士人同语,然从心性上并不都是愚昧c不堪教化之辈。我认为百姓如果理解上面的意图,并能听从命令,那么放手让他们去做;如果百姓不听从命令,那么让他们知道为什么那样做。”
他的这番解释几乎与宫四的解释全然对立,一个是典型的上位者思维,认为愚民便于统治,另一个却是认为民智可教化,要区别对待。
他话音刚落,学堂上便议论起来,有的认为宫四解释更合情理,却也有人觉得季春明的见解也不是全无道理。
可无论是赞同他还是反对他,却不复认为他毫无主见的观点。而他的这番见解,也巧妙的只是谈论了对民政策,而避开了对“士”的评论,并不会给自己树敌。
回答完,季春明静静的坐了下来,收到夫子一个颇为赞赏的目光,他竟然难得的羞涩起来。
毕竟这么多天,夫子对他的认可只不过从资质愚笨转变为态度勤勉,认为他孺子可教却是从未有过的。
林十二郎也是十分惊喜,虽然本性里他更认同宫四的言论,但是季春明此番解释却也并非不可取。在他看来,如何解释,只是上位者的权术,只要目的能达到,便是说的更动听些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