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回禀族长,正是这四位。”良玉说着,便一一介绍起四人。

    “良玉跟我讲过你们的事,但出于谨慎,我们几人商议,还需仔细验看一下你们身份,不知你们是否介意?”族长声音缓慢而有力,透出不容拒绝的威势。

    “自然是应该的。”芸娘俯首推手道。

    “世荣c序楷,你们验看下他们的胎印。”

    两个与十一c十七一般年纪的少年上得前来,一一用棉布浸了新酒,稍稍拧干了酒水,便去擦拭几人耳后,验看胎印是否为真。然后又用手去摸骨,看十七c十一二人耳后是否有骨突。

    事毕,二人立于四人前,双手平伸指间交错,左手在外,两掌心向内,双臂前伸如抱一环,举手至颚,欠身行了上揖之礼,道:“回禀族长,这二人确实是彭族半血之人。”

    那族长看向旁边几位老者微微颔首以示良玉所言不虚,着二人退下,向着芸娘四人道:“听良玉说,你们来自大漠黄沙,从灵州来的此地?”

    芸娘负手低头,肃以为礼,不卑不亢:“是。”

    “那你们可知当日禁锢尔等于荒漠之中的,是何人?”

    “只知是彭族中人,其他的却不得而知了。”

    芸娘这一答话,霎时引起堂内村民的窃窃私语。

    族长看向堂内众人,一时平息了议论,继续问道:“听说你们一路艰辛c历尽生死才到此处,对此,身为族中之人,很是同情。经过我们几人商议,愿留你们在村中。只是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族长之前便向良玉问清了来龙去脉,刚才本想当众核实,可一看村中众人的反应,便改了主意,省去这些流程,待到私下,再行验询。

    芸娘喜上眉梢,忙答道:“自是感激不尽。”说着,便带着十七三人一同向族长等几人行跪拜之礼。

    “只是,村中屋舍不多,你们就先暂住在良玉家中。”说着便看向良玉,“今年收成虽然颇丰,但是毕竟四人之众,也难为你们夫妻二人。你便每月从族廪中领取8斗粟米吧。”

    “对,听说,你们二人通得胡语,不知是真?”族长忽然想起来,转身向十一c十七问道。

    十一习惯性地又作僧人合十之礼,一嗓浑厚的中低音犹如晨钟,从容应对:“是的,我与小妹二人自小在野漠长大。野漠之中各族女子c孩童繁多,所以幼时嬉闹之间,便习得数种胡语。”

    “愿闻其详。”族长一向爱读书c遍览子集,对西域之事,也颇为好奇。只是可惜身为彭族,否则,定是要于世俗之中一展学问。

    “除了汉语,吐蕃语c回鹘语c党项语c吐谷浑语c梵语皆通一二。”

    堂内众人听得十一十七二人竟然懂得这么多种语言,难以置信,堂内似哗然,脸现钦佩之色。

    族长与各位老者也满脸笑容地轻声沟通了几句,随即正声道:“陈家村虽然地处荒僻,但亦是晴耕雨读之家,向来重视儒佛c医史的学习,唯独这语言功课却一向不得其法。这数百年来,夷狄入主中原者有之,胡风胡俗卷席南北更是概莫能止。我们彭族之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无谓拘泥于汉胡之分,只求乱世缝隙中得一立锥之地。数百年前我们从中原徙至此处,但,又有何人能断定未来不会迁往别处呢?所以,习得语言c风俗,亦是为子孙考量,给他们备下另外一条活路。不知,你们二人是否愿意执教于族学之中,将你们所学悉数传授于族中晚辈?”

    十一十七二人本就已经感激族长收留,此时听得愿以他们为师传道授惑,更是心内欢喜,“我等流落荒野,难寻一条生路。今日得蒙不弃,自当效犬马之力。”说罢便又行了上揖之礼。

    族长很是满意,看向了身旁几位老者,都颔首无话,便对堂内私语的众人说道:“刚才我的话,在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